提升親和力,做可愛的有能力者
從互不相識的陌生,變得喜歡對方、和對方成為朋友,或者討厭對方、和對方敵對,真的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呢?其實,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認,距離是影響人際關系親疏的重要內容。
哈佛心理學家科斯博士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一名男性同時和兩位女性說話,一位坐在離他0.5米的地方,另一位坐在離他2.4米的地方。等談話結束后,調查這名男性對誰的好感多一點。結果顯示,男性們普遍認為自己對坐在0.5米遠的那位女性更有好感。這種距離感在語言策略上也同樣適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言行反映了其內心,言語、眼神等語言的傳遞都在向別人傳達著某種信息,讓別人讀出你是否友善,是否愿意與人交談。沒有人愿意接近一個孤傲的人,因為沒有人愿意看到自己被拒絕的場面。因此,人們往往樂于去接近那些看起來比較容易親近的人。
1860年,作為美國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林肯與當時國內的最大富翁之一道格拉斯展開了角逐。為了彰顯自己的實力,道格拉斯的團隊專門為他配置了一列超級豪華的競選火車,沿路進行宣傳與演講。道格拉斯頗為得意地說:“我就是要讓林肯這個鄉巴佬聞聞我的貴族氣味。”眾所周知,林肯出身貧寒,因此很多共和黨人都擔心他的支持率會因此而降低。
對手咄咄逼人的氣勢并沒有讓林肯心生畏懼,反而讓他信心大增。他邁上了朋友們為他準備的老式馬車,游走于各地并發表著自己的競選演說。面對他的支持者,林肯熱情地說:“有人曾寫信問我究竟有多少財產,我可以坦誠地告訴大家,我有一個妻子、三個兒子,他們都是無價之寶。此外,為了工作,我還租了一間辦公室,里面有一張辦公桌、三把椅子,墻角處還有一個大書架,書架上的書值得每一個人去細細閱讀。我本人不僅貧窮,而且毫無富相,我的臉很長,這讓我不用擔心將來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你們!”
正是這一句“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你們”讓廣大草根階層的選民被深深打動。他們對林肯產生了“自己人”的感覺,并毫不猶豫地站到了林肯的陣營。在后來的選舉中,林肯成功獲勝,并順利地當選美國總統。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往往會因為彼此之間存在著某種共同的地方或相似之處,而對他人產生親切感,從而建立起友好的關系。這便是心理學上的“自己人效應”。在日常交往中,如果將這種效應運用得當,能夠使你的人脈圈得到更深入的擴展。
人們在潛意識里會把那些看起來較易接近的人當成自己人,認為可以與之進行輕松交談,在其他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自己人”之間的交往效果往往會更為明顯,交往雙方之間的相互影響往往也會更大。因此,要想使自己的熱情能夠得到對方的正面評價,就應該在交往或服務過程中展現自己的親和力,從而使雙方都處于“自己人”的情境中,讓別人產生親近感。
著名的希爾頓大酒店有一條規定,要求酒店里的每一個管理人員,每一個服務人員,甚至每一個保安,工作時都必須露出最燦爛的笑容。這不僅有助于促進內部人員的交流合作,更能夠讓客戶體會到最熱忱的服務。一個冷若冰霜的職員不僅會嚇跑客戶,而且也會阻礙同事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影響員工之間的關系。
古人有語為曲高和寡,本來是說調子高了難以和了。在人際交往中這就是一個大忌,你高高在上俯視眾生,那么大家都會遠遠地看著你而不會真正地與你談心。只有深入了人心,大家覺得你可親了,你才算成功了。
你要通過發掘自己與周圍人的共同之處來提升親和力。共同之處可以是血緣、姻緣、地緣、學緣、業緣關系,可以是志向、興趣、愛好、利益,也可以是彼此共處于同一團體或同一組織。而這些共同之處則需要你用親切的語言去整合,從而建立彼此融洽的關系。
哈佛人生箴言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認為,人緣好的人,他們在言談當中有意或無意中利用了心理學上的“親和效應”,其中關鍵點是:挖掘共同點,成為自己人。在人際交往和認知過程中,往往存在一種傾向,即對于自己較為親近的對象,會更加樂于接近。
上一篇:探索真理,不迷信權威
下一篇:改變性格就可以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