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維
根據矛盾論的哲學觀點,世界萬事萬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而矛盾又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主要矛盾當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正是有這幾個方面的存在,才構成了事物的整體性和特殊性。
換位思維,就是站在矛盾的對立面來思考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正如古人所講的,高而能下,滿而能虛,富而能儉,智而能愚,都是一種換位思維的方法。
換位思維,也可以說是站在另外一個角度和立場,或者說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換位思維的一大好處是,能避免考慮問題的主觀性和片面性。
在人際交往中,利用換位思維,有利于雙方在心理、情感上的溝通,有效地預防和化解一些矛盾沖突。
當然,在人際工作中,換位思維也需要具有陽光心態,站在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的角度,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否則會產生相互排斥、相互指責,反而激化了問題。
除人際關系外,換位思維還可以用來解決一些學習和工作中的問題。加強換位思維的培養,還有益于提高想象推理能力,培養獨立思考的精神和創新意識。
[中美吃香蕉的思維差別]
有人對美國人與中國人吃香蕉的方式進行觀察后,得出這樣的結論:美國人吃香蕉習慣從尾巴上剝,中國人大多是從尖頭上剝。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我們稍加思索,就會發現,世界上有許多事情,都與這個“從哪一頭吃香蕉”的問題有相似之處。
如果一個人剝香蕉的方式,形成了一種習慣,就不容易改變。比如說,一個人看玫瑰花,總是說:“可惜,這花下面長著刺!”其實換個想法:“真好,這刺的上面長著花!”一個人打開窗子,總是習慣往下向陰溝的污水處望去,于是覺得窗外的世界好骯臟,但換個想法:抬頭朝上看,就會發現美麗的藍天和白云。生活中,類似的事還很多。有一個戒煙的人,戒了一天,難受極了,于是想:“我才戒了一天,就這么難,天呀,假如我還能活1萬天的話,還要受9999天的罪,算了吧!”這戒煙者是個失敗者。但換個想法:“我第一天戒煙就成功了,真不錯!假若我還能活1萬天的話,堅持下去后面的9999天,多好!”這個戒煙者在成就感中,終于把煙癮戒掉了。
影響我們改變剝香蕉方式的原因,其實大多都是我們自己的思維方式總是單行線。因此,遇到問題,我們要有意識地學著換個角度去想。這就是吃香蕉的道理:我們完全可以從兩頭吃!
還是來看一個例子吧。
1493年,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后回到西班牙,受到許多人的景仰,但有些貴族對他不以為然,認為這沒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一次宴會上,哥倫布又聽到有人在譏諷他:“這有什么稀罕!上帝創造世界的時候,不就創造了大洋西邊的那塊陸地嗎?只要駕著船一直往西去,誰都會碰上那塊陸地的,只是我沒有去做罷了!”
面對這些狂妄自大的世襲貴族的嘲諷,哥倫布面不改色。他從盤子里拿起一個雞蛋,站起身來,提出一個古怪的問題:“有誰能把這個雞蛋豎起來?”
雞蛋從這個人手上傳到那個人手上,所有的人都試了試,誰都不能把雞蛋在桌上立起來。
于是有人說:“要把雞蛋豎立在平滑的桌面上,那是絕對辦不到的事。”
哥倫布一言不發,伸手拿起雞蛋,把一端的殼輕輕磕破了一點兒,雞蛋就穩穩地直立在桌子上了。眾人哄堂大笑起來,一位貴族不以為然地說:“像你這樣,這有什么困難的,誰不會呀?”
哥倫布微笑著說:“是的,世界上的很多事都是非常容易的,只不過那是在別人做了以后。我跟你們的差別就在這里,你們沒想到的,我先想到了。”
這個故事就是有名的“哥倫布豎雞蛋”。千萬別以為這是耍小聰明的腦筋急轉彎,簡單的故事里面蘊涵著思維方式的重要性。許多人都是直線思維,一條道走到黑,不懂得變換思維,老鉆牛角尖,自然就創造不了奇跡。
再來看一個故事。20世紀初,美國一個普通的城鎮家庭,降生了一個男孩。上高中二年級時,由于家里實在困難,他不得不輟學。此后,他在佛羅里達推銷商品房,可剛邁出去第一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房價直線下降,他以失敗告終。當時,他窮得連一副手套都買不起。
可失敗后的他依然努力尋找著適合自己的工作。過了半年,他開始銷售多軸奶昔攪拌機。這個工作,他持續干了15年。
1945年,他到圣伯納地諾城考察,那里有一家小店,15年來,是他推銷生涯中遇到的最大客戶,曾一次性訂購了8臺多軸奶昔攪拌機。由此,他認為,這位客商的生意一定很紅火。
事實誠如他言,到了這家小店后,他見馬克和狄克兄弟正在經營漢堡。奇怪的是,店內沒有設座位。他見菜單上只有漢堡、飲料、奶昔等速食產品,顧客能夠在不到一分鐘內點菜,并得到食物。讓他更為奇怪的是,盡管店內伙計們忙得無法形容,但還是供不應求,顧客排起了長隊等候。
于是他向馬克和狄克請求,答應他在全國開分店,并保證把利潤中的5%作為回報給他們。馬克和狄克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由此,便出現了后來遍布全世界的麥當勞。也許讀到此你已知道,他就是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羅克。許多人都為馬克和狄克兄弟嘆息,小漢堡店的生意一開始就那么成功,他們為什么會如此大方地讓予他人?結果,他們失去了億萬財富,一輩子都普普通通。
其實,只要看一下當年的情況,就知道兩兄弟不開分店的原因。狄克指著遠處山坡上一座白色的房子對克羅克說:“要知道,那是我們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夏天我們能夠在屋后池塘里戲水游泳,冬天可以躺在房子前的斜坡上曬太陽。假如我們開了連鎖店,就得一次次到陌生的地方去照看我們的生意,那我們再也不能過現在這種閑適的生活了。”
青蛙與小鳥就是不同,一個陶醉在井口這么大的世界中,一個卻志在四方,最終飛遍了世界五大洲。
讀后有智慧
落后主要是落后在觀念和思維模式上,要想成功,應先更新觀念、改變思維方式,要想致富,應先換一個腦子。千萬不要死鉆牛角尖,此路不通就換一條路走一走,有時換一個角度,就會有好的效果;有時換一個角度,就會有轉機;有時換一個角度,就會茅塞頓開。固執不是解決難題的方法,思想僵化會降低辦事效率。
可在生活中,人們往往沿著一條直線思考,通常按照習慣行事,理由就是,“我過去就是這么做的”。
其實,通向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條,路的旁邊也是路。可人們很少去思考,很少去改變,結果在一條路上不斷地走,覺得山重水復,路已走到盡頭,無法走出一片嶄新的天地,迎向山清水秀。正是這導致我們許多時候,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得不好,而問題不是路太狹窄了,而是我們的眼光太狹窄了,使得最后堵死我們的不是路,而是我們自己。
上一篇:拖拉思維-[成功是立即行動]
下一篇:授漁思維-[這樣助人才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