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三分心平氣和
人與人交往,一定要學會忍讓,謙讓,強爭高下,有可能你贏,但這種強爭下得來的“贏”只是一時的風光,失去的將是永久的和諧。
一天,動物集會,舉行搬運木頭的比賽。
動物們各自盤算著奪取冠軍的事。黑熊力量很大,它心里想,如果比賽順利的話,自己拿個冠軍是沒問題的;野豬認為自己渾身都是力氣,而且經常從事體力勞動,練就了一身硬功夫,冠軍非他莫屬;獵豹認為自己奔跑速度快,身手敏捷,自己如果能發揮出速度快的優勢,奪取冠軍是不成問題的;大象認為自己力大無窮,搬運的工作是它的特長,如果能夠正常發揮水平,奪取冠軍就如囊中取物一樣。黃羊也報名參加了比賽。大家覺得黃羊個不大,力量也不大,跑得也不是很快,只是參與而已,沒有奪冠的實力。
按照比賽規則要求,參加者將木材從河東岸運到河西岸,必須走過架在河上的一座獨木橋。在不落水的情況下,誰運送的木材多,就算誰贏。
比賽開始了,黃羊扛著木頭走到橋邊。當它正想過橋時,發現黑熊運完了一根木材回到了橋邊。黃羊想,還是讓黑熊先過吧,自己晚過去一會兒,不會對比賽成績有什么大影響,而且,兩邊都想過橋,總得有先有后,有謙讓,同時過橋肯定是不行的。就這樣,黃羊每到橋邊,只要發現有別的動物走到橋邊,它總是讓別的動物先過橋。觀看比賽的動物們都紛紛說黃羊過于善良,每次過橋總是給別的競爭者讓路,這樣肯定會輸掉比賽的。
兩個時辰到了,最后宣布比賽的結果,黃羊獲得了比賽冠軍。大家都不相信這是真的。但經裁判細說比賽經過,大家才恍然大悟。
原來,只有黃羊肯為其他競爭者讓路,所以它每次都能順利過橋。而其他參賽的動物都不肯為對方讓路,于是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大象和黑熊甚至在橋上動武,結果雙雙跌到橋下,喪失了比賽的資格。獵豹和野豬在橋上誰也不肯給對方讓路,結果它們結了仇,相約到河邊去角斗。斗了一個時辰,也沒有斗出高下,忘記了比賽這碼事。只有黃羊自始至終一刻不停地運送木材,經它手運送的木材堆積如小山一般,它最終成為名副其實的冠軍。
給對方讓路,就是給自己讓路。這是黃羊取勝的秘訣。
中國有句古話: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動干戈,以至于傷了和氣。所以,必要的忍讓是化解怨憤的催化劑,是調節人際關系的良藥。
世間什么最難做到:讓。讓是犧牲小我的利益而保全大局,它需要的是一個人強大的自信和堅韌的性格。善于讓,不是懦弱的行為,而是人生的大智慧。
世間什么做的最多:退。退是謙遜的態度,是表示委屈自己而尊重他人的行為。善于退,不是我不如他人,而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做法。遇事“退”是極為明智的,因為“退”等于為“進”打下了基礎;“讓”和“退”與舍和得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
上一篇:《言而有信》知取舍的人生智慧
下一篇:《貪小便宜吃大虧?》知取舍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