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奧頓·無名的公民》經典詩文賞析
(給J S /07/M/378
這座大理石的紀念碑是
由本州建立的)
他被統計局發現
是個官方從未指摘過的人,
而且一切有關他的品行的報告一致贊同——
按照一個古老的詞兒的現代意義來說, 他是個圣人,
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無不為一個較大的社會服務。
除了戰時以外, 直到退休那一天,
他一直在一家工廠干活, 從未被辭退過,
而且使他的雇主富奇汽車公司始終感到滿意。
然而他不是拒絕參加工會者, 觀點也不怪,
因為他的工會說,他付會費,
(關于他所在的工會我們的報告認為是個穩健的組織)
而我們的社會心理學工作者們發現
他受到伙伴們的喜愛,也愛喝一杯。
新聞界深信,他天天買一份報,
而他對報紙廣告的反應也無不正常。
他名下的保險單證明,他是保足了險的,
他的病歷卡證明,他住過一次醫院,可是出院時病已痊愈。
生產者研究所和高級生活調查報告都宣稱,
他完全體會分期付款購貨法的優點
和擁有現代人所需的東西:
留聲機、收音機、汽車和電冰箱一應俱全。
我們的輿論研究者感到滿意,
他根據不同的時勢表示恰當的意見:
和平時他擁護和平;戰爭時他去從軍作戰。
他結過婚,給全國人口添了五個孩子。
我們的優生學家說,這個數字對他那代的父親正好;
我們的教師報告說,他從不干涉孩子們的教育。
他自由嗎?他幸福嗎?這問題真荒謬:
如果有什么不對頭,我們當然會知道。
(于 默 譯)
《無名的公民》 是奧頓客居美國后一篇具有社會諷刺意義的佳作,它反映了詩人鮮明的思想傾向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有的評論家也認為這首諷刺詩是詩人自己為了逃避歐洲戰火而客居美國時的心情的寫照。
《無名的公民》這首詩的標題和副標題具有深刻的寓意, 耐人尋味。 其形式與無名戰士墓碑上的銘文相似, 但詩人筆下的主人公卻不是為國捐軀的英雄, 只是一位沒有個性特征、 沒有自我、 庸庸碌碌、與世沉浮、 甚至連姓名也不為人知的市民,能表示他身份的只是J S/07/M/378,猶如生產流水線上一只零件, 一顆螺絲釘——冷冰冰的機器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一位普通的無名市民為何享有如此殊榮, 州政府竟然為他樹碑立傳? 原來他是現代社會中公認的圣人。 接下來詩人用嘲弄的筆觸, 生動具體地刻畫了這位圣人: 他人云亦云, 八面玲瓏; 不僅一輩子沒掉過飯碗, 深得老板的滿意, 而且頗受工會、 同伴和新聞界的喜愛。 他生活優裕, 身體健康; 結過婚, 添了五個孩子; 現代化的生活用品:
留聲機、 收音機、 汽車和電冰箱應有盡有。 對于他的行為, 輿論界、教育界甚至優生學家都倍加贊譽,無可挑剔。
然而, 這位社會各界一致推崇的圣人卻毫無個人意志, 喪失了個人人格。 他是非不分, 沒有善惡的界線: “和平時他擁護和平, 戰爭時他去從軍作戰。”甚至連生孩子也按優生學家的要求辦事,一個不多,一個不少。 他一生俯首聽命, 唯唯諾諾; 在干活、 喝酒、 看報、 生孩子中昏昏噩噩地打發時光。 他的精神世界猶如一泓死水, 永遠蕩不起一絲漣漪, 泛不起一朵浪花。
最后, 詩人用一問一答來結束全詩:“他自由嗎? 他幸福嗎? 這問題真荒謬。”這一問一答既富于深刻的哲理, 又帶雙關意味。 其表面意義似乎非常簡單: 既然我們沒有接到他感到不幸福的報告, 他自然非常幸福。 但讀者只要稍加玩味就會恍然大悟: 在機器和物質主宰一切的現代化社會中, 倘若有人要提出自由、 幸福一類的問題, 那倒真有幾分荒誕不經。
在藝術形式上, 《無名的公民》這首詩也頗具特色。 詩人以無名戰士墓碑銘文的形式來描繪一位庸庸碌碌的市民, 令人感到不倫不類,滑稽可笑; 因而奠定了全詩諷刺揶揄的基調。 其次, 詩人蓄意采用冗長的句式, 而且全篇整齊劃一, 創造出呆板、 單調、 平淡的效果。 再加上詩人羅列了無窮無盡的數據、報告、 社會各界專家的意見, 以及瑣屑的生活經歷和什物, 給人們以物質壓迫精神,社會窒息自我的感覺。這正是組織嚴密、 毫無生氣的現代社會的真實寫照。
語言上詩人巧妙地使用了無數社會調查術語:統計局、 品行報告、工會報告、 會費、 保險單、病歷卡、分期付款購貨法、社會服務等,口氣冷漠,索然寡味,讀者象是在讀一份統計報告。然而從這些枯燥無味的陳述中,讀者卻能深刻地領會到詩人對現代“圣人”無情的嘲弄,以及對現代社會中個人價值觀念的尖銳批評。
(廖七一)
上一篇:〔美國〕·艾略特《斯威尼在夜鶯之間》賞析
下一篇:〔英國〕拜倫《無痛而終》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