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索英卡·安魂曲》經典詩文賞析
一
你把你仍在掠地飛行的
淡淡的悒郁留在靜靜的湖面上。
這里黑暗蹲伏, 白鷺舒展羽翼
你的愛宛如游絲一綹。
二
此刻,請聽干風的悲歌。這是
習藝的時刻,你在
奇異的不安中傳授
沒有痛苦的殞亡
哀愁是微明對大地的親吻。
三
我無意用云彩雕刻
一只軟枕,讓你安睡。
然而我驚異,你纏繞生長得很快
當我將你折起放進我多荊棘的胸間。
如今,你的血滴
是朦朧的白晝里我的憂傷
黃昏時苦澀的露珠,也是
頭發根露珠綴成的逶迤細流
情欲從那里升起。憂傷,憂傷
你羽毛般的淚水流在
長了荊棘的拱壁間的裂隙里,很快不見,我需要把
它都吮吸干凈。到那時它就象
干燥的憂傷空氣,而我也能
嚎啕痛哭,象下雨一樣。
四
那么就讓你的手掌,象山脊對著山脊
合在我的手掌上
于是二者間那層瘠薄泥土就會滋生出
愛的棄兒——但也夭折在那里。
暴風雨般的耳語把你拋出, 去到
那次我們合起手掌的地方。 我獨自凝望
泥土如何從指縫間漏下。
五
我將經常坐在這個土丘上
注視著嫁接。
肢解的支條有一天
必將結出
苦澀的果實。
我將欲哭無淚地趴在這塊石頭上
石頭是標志, 說明一個決心
已被埋葬, 變得象墓碑一樣沉默。
我將經常坐在這個土丘上
直到種種渴望都已幻滅
哦, 我已感到白蟻在啃嚙
白色的內臟
而細小的螞蟻又枯死在
頭腦里從未走通的迷宮里。
那么, 但愿繼承了一切的你
歡舞在腦袋剃凈躺下的地方。
死亡的蟲豸,在沃土覆蓋的頭發上
跳你們的蟲豸舞吧。我熟悉
這個為野草侵占的土丘。墓地
如今成了她恐懼的苗床。
(李文俊 譯)
在一片宗教般莊重、肅穆的氣氛中,山水風物都被染上了“淡淡的悒郁”,詩人的憂思亦如“游絲一綹”, 在自然萬物間“掠地飛行”。于是“干風的悲歌”默訴著“殞亡”的“哀愁”。
“多荊棘的胸間”寫出了詩人內心的刺痛,詩人的“憂傷”滲出了“血滴”;詩人的心慟哭著,淚,如“雨”之繽紛。
“合起手掌”——奇特的意象和幻覺,寫出了詩人與死者間的深摯的情誼;他們為“愛”所聯結,但現在卻獨留下了詩人自己。
在墓地,詩人希冀這塊“土丘”——死者長眠的地方——萌發出生命的新芽,表現了詩人對死者的眷念和尊崇。死者事業未竟便“沉默”了,但“沉默”絕不是湮滅。詩人感到了“白蟻”在將“渴望” “啃嚙”為“幻滅”。最后,詩人預言,“這個為野草侵占的土丘”將成為“蟲豸”們“恐懼的苗床”!
在詩中,萬物都成了詩人情感的具象,通過想象、象征和暗示,烘托出一支多聲部的、悠遠、肅穆、傷感的“安魂曲”。所以,詩作的特點在于不是采取單純抽象的情感表露和客觀的敘述格式,不是直接地表現情感的大起大落和直線式的結構,而是在變幻多端的視角和神圣與靜穆的整體氛圍中,讓一組組意象散布、彌漫于詩的廣袤空間。山川、天野都被詩人調動起來,象踏響的風琴,轟轟響起,哀悼著亡魂。詩人的情感于是隨著意象的鋪筑和熔合, 飄飛在萬物間,傾訴著細微的、轉瞬即逝的感傷情懷。
在詩中, 由于詩人使客觀物象的勾繪和主體情感的抒發取得了呼應與平衡,使眾多的意象按情感發展的層次進行合成,故省略了連接性的環節,顯得突兀和跳脫,看似毫無邏輯,實際上詩人是將心理邏輯作為詩的內在結構。情感與物象的雜揉,打破了一般畫面的視覺具體性,通過閃爍多變的形象轉換,襯托出詩人的復雜心態,顯出一種舒緩有致的節奏感和多層次的立體交叉結構。
這首詩傳達出了詩人深重的憂患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 在藝術上表現出所受英國現代詩人(如T·S·艾略特等) 的影響, 顯示了詩人的卓越才能。
上一篇:〔希臘〕塞弗里斯《它們在追求什么》賞析
下一篇:〔美國〕斯蒂文斯《對一只烏鶇的十三種看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