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蒲伯·海姆普敦宮》經典詩文賞析
永遠戴花的那些草地近傍,
泰晤士炫耀它那些樓臺的地方,
聳立著一座大廈,威風凜凜,
就從近在咫尺的海姆普敦取了名。
英國的政治家在這里往往預先
注定了國外垮暴君,國內倒女仙;
偉大的安娜!三邦臣服的陛下,
你有時在這里聽政——有時喝茶。
多少英雄和美人在這里相聚,
品嘗一會兒宮廷生活的樂趣;
他們在漫談里每分鐘都大受實惠,
誰開跳舞會,或者誰上次拜訪誰;
有一位稱道不列顛女王的光榮,
有一位描摩一座印度的屏風;
另一位解釋動作、臉容和眼睛;
一句話出來,一個名聲就凋零。
鼻煙、扇子,到談話空隙里點綴,
外加笑、歌唱、送秋波,諸如此類。
(卞之琳譯)
《海姆普敦宮》選自蒲伯最著名的諷刺長詩《卷發遇劫記》。詩人用“滑稽英雄體”的形式對英國上流社會的無聊生活作了淋漓盡致的描繪,并進行了溫和的批評。
一開篇詩人便從空間上勾勒出海姆普敦宮的雄偉、華麗、壯觀:宮殿威風凜凜地屹立在緩緩流過的泰晤士河岸上。宮殿上樓臺林立,四周芳草萋萋,姹紫妍紅,四季如春。緊接下來,詩人便著手描繪海姆普敦宮在整個國家,乃至整個歐洲政治生活中的顯赫地位:政治家和王公大臣們在這里密謀策劃, 顛覆鄰國的“暴君”,中傷國內的淑媛姝麗,使她們名譽掃地;安娜女王在這里主持朝政,統轄三邦,有時也在這里“喝茶”。在這兩句中,詩人巧妙地運用了突降法,把推翻暴君與中傷太太夫人,女王聽政與喝茶并列而置, 使讀者的思維從莊嚴、 堂皇突然轉入平庸、 瑣屑, 創造出突兀的冷嘲效果。
在從地理空間和國家政治生活兩個方面描繪了海姆普敦宮的顯赫與重要以后, 詩人在第二段轉入對宮殿生活的描寫。 但是, 詩人一反前面大刀闊斧、 潑墨寫意的手法,細致入微地刻畫出宮廷社交的細枝末節——英雄美女聚會閑聊; 跳舞唱歌, 偷情調笑;繪影繪形, 飛短流長。 在這一段中句子兩兩成對,既平行, 又形成尊貴與粗卑的鮮明、滑稽的對照: 英雄美女相聚——只是想嘗嘗宮廷生活的樂趣; 大受實惠——不過是了解到誰開舞會、 誰又作了拜訪。 更有甚者, 與統轄之邦的大不列顛女王的光榮相提并論的卻是一座印度屏風; 繪聲繪色,描摹人家表情的達宮顯貴們, 骨子里想的卻是散布流言蜚語, 惡意中傷! 最后, 在羅列了一長串雞毛蒜皮的什物和瑣屑、粗卑的行為舉動之后, 詩人以“諸如此類”這句套話結尾, 似乎在暗示上述東西不勝枚舉, 只好忍痛割愛。 這種突兀的結尾反而不落俗套, 耐人尋味。
《海姆普敦宮》 的一大藝術特點是詩人用歌頌重大事件和英雄業績的詩歌形式來描寫宮廷中微不足道的生活瑣事, 創造出滑稽、 幽默的藝術效果。 其次, 詩人以莊嚴高雅與瑣屑粗鄙對比, 使讀者既領略到海姆普敦宮的雄奇壯麗, 又體會到王公貴族的狡詐委瑣; 既瀏覽了宮廷生活的豪華靡麗, 又看清了英雄美人的淺薄偽善、 窮極無聊。
此外, 全詩在結構安排上也頗具特色。 詩人以宮殿的雄偉開始,以調笑、 送秋波結束, 給人以虎頭蛇尾、 狗尾續貂之感。 其實, 表里不一、 華而不實正是全詩的意旨所在, 也是詩人的匠心所在。
在形式上《海姆普敦宮》采用“英雄雙韻體” , 格律整飭, 韻腳純正。 結構簡潔緊密, 語言清新流暢。 全詩給人以妙趣橫生, 天然渾成的感覺。
(廖七一)
上一篇:〔意大利〕鄧南遮《浪漫曲》賞析
下一篇:〔澳大利亞〕霍普《澳大利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