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洛爾迦·海水謠》經典詩文賞析
在遠方,
大海笑盈盈。
浪是牙齒,
天是嘴唇。
不安的少女, 你賣的什么,
要把你的乳房聳起?
——先生, 我賣的是
大海的水。
烏黑的少年, 你帶的什么,
和你的血混在一起?
——先生, 我帶的是
大海的水。
這些咸的眼淚,
媽啊, 是從哪兒來的?
——先生, 我哭出的是
大海的水。
心兒啊,這苦味兒
是從哪里來的?
——比這苦得多呢,
大海的水。
在遠方,
大海笑盈盈。
浪是牙齒,
天是嘴唇。
(戴望舒譯)
此詩是底層人民苦難的呼吁。詩一開始,詩人所描繪的大海形象是奇異而令人不安的——大海在笑著,天地之間只有一張口,那海浪是排排巨齒,天則是嘴唇,在給讀者這樣一個令人不安的神秘意象以后,詩人筆鋒一轉,以富有象征意義的苦澀的海水,描繪了底層人民的苦難,惴惴不安的少女,賣的是“大海的水”,將乳房高聳,她實際上被迫出賣的是自己的青春與純潔,盡管她為此深感“不安”。作者選取的第二個形象是黑皮膚的少年。洛爾迦寫了不少關于黑人的詩歌,唱出他們的苦難和愿望。由于種族歧視,在很多地方,有色人種生活得比別人更悲慘。這里的黑少年帶的也是大海的水。如果說,前面乳房高聳的少女還有美色與青春可以出賣的話,這里的少年卻只能將自己的血和海水“混在一起”了。作者選取的第三個形象是母親,哭泣的母親。她也許有著種種不幸,詩人卻并未揭示其原因,只是如照片攝取的瞬間一般,展示給你一個哭泣的母親的形象。這位母親“哭出的是大海的水”。這里巧妙運用了淚與海水咸的共性,將二者聯系在一起,海即淚流成,淚是海之水。在選擇了以上三個形象之后,詩人泛泛一問:心嘗遍了苦澀之味,這苦澀之味從何而來?回答是:那大海的水,比你的心兒還苦得多呢,生活,即是一片苦澀的海啊。
這首《海水謠》,運用問答的民歌形式,以苦澀的海水作為象征,詩人, 回答的是底層人民的不同形象,所有的答案都歸到同一個象征:苦澀的海水。 詩歌第一段, 描繪了大海無邊無際一個巨口的奇特形象,這種形象令人不安且極富有某種暗示作用。 末尾一段是作者經常運用的重復手法, 依舊提供了大海張開巨口笑盈盈的形象, 以此作為全詩的結束, 似乎誰都難以逃出這苦難生活之巨口。 這巨口不知吞沒了多少柔弱無辜的人, 卻仍不以為然地盈盈笑著, 揭示了現實生活的無情與冷峻。 然而不管此詩的內蘊多么深,海水有著多么豐富的象征意義,詩人所運用的語言卻是明白如話的,因此洛爾迦的詩才能在民間廣為流傳, 并深受人民歡迎。洛爾迦民歌風格的詩還極講究韻律之美, 瑯瑯上口, 只可惜詩一經翻譯, 便不大可能完美地保存那種優美的韻律了。
(文熔)
上一篇:〔俄國〕萊蒙托夫帆《浮云》賞析
下一篇:〔澳大利亞〕斯萊塞《海濱葬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