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馬蒂·在鮮花盛開的原野上》經典詩文賞析
天空高懸著春天的太陽,
白色的苦菊花在自由地開放。
小伙子們在鮮花盛開的原野上
等待著心愛的苗條的姑娘。
鳥兒離開了巢穴在空中飛翔。
鳥兒用歌聲頌揚著希望。
小伙子們盼望著自己的未婚妻
來到時身穿雪白的衣裳。
一對情侶低聲細語躲入蔭涼。
樹枝會意地彎垂在他們的頭上。
一年后未婚夫們會更加幸福,
回到未婚妻的身旁。
有一個小伙子長著黝黑的臉龐,
他的笑聲比誰的都要爽朗,
只是他再也不會回來找未婚妻,
未婚妻也回不到他的身旁。
(烏蘭汗 譯)
這是一首文字淺顯而情感和想象力卻十分豐富的詩。
大地復蘇,春光明媚;花兒盛開, 鳥兒歡唱。在這春天的旋律中,人們感受到了生命的歡樂和愛情的甜蜜。然而,這首詩并不僅僅描述了青春活力的迸發, 它也抒發了小伙子們踏上征途前向自己心愛的姑娘告別時的心境與胸臆。這里沒有哀怨的離愁別緒, 在離也依依、別也依依中,讀者還可感受到,小伙子們的胸膛里,還有憧憬、希望和壯志在沸騰。
這首詩的一個特點,便是對景物和人物心理的動態描寫,而這種動態描寫又顯得含蓄、深沉。飛翔歡唱的小鳥自不待言, 連苦菊花也掙脫了嚴冬的羈絆, “自由地”向大地獻出自己的嫵媚。讀者還可以發現, 在第三節對樹枝的描繪中,“彎垂”并不是一種狀態, 而是一個“會意的”動作。這樣一來,象鮮花、樹枝這樣一些往往被處理成靜物的東西,也就被淡淡地人格化,具有了人的情感意識;似乎花也有七情六欲,鳥也有喜怒哀樂,樹也諳男女之情。整個春天的生機與活力也就更為生動,更為具體。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渲染出人的感情。
在這燦爛、瑰麗的春光中, 情人們在幽會,在作最后的告別, 因為小伙子們即將奔赴戰場。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而這些小伙子們的希望是什么呢?他們希望自己的未婚妻能“身穿雪白的衣裳”, 因為白色象征著心靈與肉體的純潔。這種象征又反照到白色的苦菊花上,使讀者意識到小伙子們保護自己的祖國大地不被侵略、父老兄弟不遭殺戮、姐妹情人不受蹂躪的決心。而那位臉龐黝黑的小伙子的爽朗笑聲里, 更是透出了“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英雄氣概。為了讓更多的鮮花自由地開放,讓小鳥的歌聲所頌揚的希望變成現實,讓所有的新娘能穿上潔白的衣裳,他義無反顧了。
詩人對這個小伙子的描寫雖只有幾筆,但給人的印象是很深的。詩的前三節所描繪的動人景象, 以及純潔的白衣白花與剛強的黝黑臉龐、溫柔的低聲細語與豪壯的爽朗笑聲所形成的強烈對比與反差,把這位青年烘托得十分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何塞·馬蒂本人不僅是一位詩人,也是一個戰士,一個革命家。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投身于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斗爭,曾因此流亡國外。他三十八歲時秘密返回古巴,發動武裝起義,不幸戰死沙場。他為古巴的民族獨立和解放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成為著名的民族英雄,至今古巴仍有許多廣場、街道及工廠以他的名字命名。或許,詩中那位小伙子,就是他本人吧?
(李力)
上一篇:〔波蘭〕密茨凱微支《在澄澈而渺茫的湖水上》賞析
下一篇:〔希臘〕埃利蒂斯《夏天的軀體》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