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Gheorghe Gheorghiu-Dej,1901—1965),羅馬尼亞工人運動的領袖,前羅馬尼亞工人黨第一書記、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
1901年11月8日,喬治烏-德治誕生在羅馬尼亞雅西州伯爾拉德市。父親塔納瑟是工人,工資微薄,家境貧困。這給童年的喬治烏播下了對社會不滿的種子。
喬治烏11歲開始做童工。15歲到莫伊內什蒂市的羅馬尼亞之星工廠當電工學徒。不久他又到克姆皮納市,繼續學習電工技術。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時,羅馬尼亞戰線上的俄國士兵起義。他們逮捕反動軍官,建立士兵蘇維埃,給羅馬尼亞當地居民以深刻影響。青年的喬治烏耳濡目染,萌發出追求革命的熱情。
1919年,羅馬尼亞工人為爭取民主權利和提高工資,爆發了蔓延全國的罷工斗爭。喬治烏加入了莫伊內什蒂市罷工者的行列。他參與組織工人糾察隊,擔任各罷工團體之間的聯絡員。1920年,喬治烏轉到雅西鐵路工廠,參加了當年10月的全國總罷工。
1921年,喬治烏到加拉茨市電車公司所屬工廠工作。這年5月,在工人運動高漲的基礎上,羅馬尼亞共產黨宣告誕生。
1923年,喬治烏應征入伍,在福克夏尼市第三工兵團服役。在部隊里,他為人正直,見義勇為,當眾指責軍官虐待士兵的野蠻行為,鄙視對“強者”的卑躬屈膝,被軍官視若布爾什維克,多次遭到禁閉。
服役期滿后,喬治烏返回加拉茨市,繼續在原先的工廠工作。在廠工會被鼓吹改良的機會主義分子把持的情況下,喬治烏領導工人開展斗爭,反對延長工時,要求八小時工作日和提高工資。他雖被解雇,但斗爭獲得勝利。廠方被迫實行八小時工作制,提高工人工資。
喬治烏在加拉茨“蓋茨”木器廠工作一段時間后,1926年進入加拉茨鐵路工廠。他堅決維護工人的利益,很快得到他們的信賴,先后被選為裝配車間工人代表和廠工會委員。
當時,羅馬尼亞共產黨處于非法狀態。黨在工會中進行秘密的宣傳和組織工作。喬治烏向往共產黨。1930年一天晚上,他得到一份署名為羅共中央委員會的傳單《告工人書》和一本小冊子。其中號召工人團結起來,投入反對資本奴役的斗爭。喬治烏利用工人聚會和工會會議,宣傳《告工人書》和小冊子的內容。黨組織發現了這個為工人階級事業自覺斗爭的戰士,于當年吸收他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
當年,喬治烏在加拉茨鐵路工廠組織了黨支部,被選為羅共加拉茨市黨委委員和工會聯合會委員。當時,一部分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人為反對工會內部的機會主義傾向,組織了“紅色反對派”。1931年4月,喬治烏作為加拉茨市的代表,參加秘密召開的“紅色反對派”全國代表會議。
喬治烏的革命活動引起保安部門的注意。1931年8月15日,地方當局將他從加拉茨市強行送到德治城。喬治烏利用各種機會向工人說明通過革命爭得解放的道理。他告訴工人:“提交備忘錄和議會質詢是不能使資產階級退卻的……只有全體工人有組織地行動起來,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
1932年1月,羅共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決定在工人隊伍中成立行動委員會。喬治烏根據羅共“五大”的決議,在德治的鐵路工人大會上建議籌備全國鐵路員工代表會議。大會選舉喬治烏等為代表,分赴各鐵路中心進行串聯。1932年3日召開的鐵路員工全國代表會議,成立了鐵路員工中央行動委員會。喬治烏被選為委員會的書記。委員會發表宣言,動員工人為改善生活,反對剝削和壓迫,組織集會、游行和罷工。
三月代表會議后,喬治烏走訪了許多城市。由于他的努力,布加勒斯特等地的鐵路員工相繼清除工會中的機會主義領袖,建立行動委員會。
1933年1月,羅馬尼亞鐵路局宣布降低工人工資。布加勒斯特的格里維察機車修配廠甚至拒絕向工人發放已被降低的工資。喬治烏組織該廠工人在1月28日舉行示威游行和四小時的抗議罷工,要求廠方增加工資并停止解雇工人。工人們在自己的要求遭到拒絕后,于2月2日宣布罷工并占領工廠,他們喊出了“工人團結萬歲”、“共產黨萬歲”等口號,要求政府承認工人建立的工廠行動委員會。罷工浪潮波及普拉霍瓦河谷、雅西、克魯日、加拉茨、巴什卡尼、康斯坦薩等地。
政府為誘使工人復工,被迫同意工人的要求;然后又在2月14日宣布對一些工業中心實行戒嚴,當夜就逮捕了1,600多人,包括一些共產黨員。在喬治烏的領導下,格里維察機車修配廠7,000多工人再次罷工,占領工廠并筑起街壘。近兩萬名布加勒斯特各工廠的工人聚集到該廠門前,開展聲援斗爭。 2月16日,政府命令軍警對手無寸鐵的工人進行鎮壓,許多工人倒在血泊中,幾百名工人被捕。轉入地下的喬治烏也在當年6月被捕,提交克拉約瓦軍事法庭審訊。
在法庭上,喬治烏慷慨陳詞:“即使等待著我的是絞刑架,即使為將要說的話付出生命,我也要在這里公開宣布……我,作為一個自覺的工人,將力求做一個有益于我的階級的人。”他正氣凜然地宣告:“有罪的不是我們這些為面包、為生活而奮爭的人。有罪的是那些降低我們工資的人,……是資本主義制度。它給整個工人階級和所有受這個制度剝削和壓迫的人帶來的是饑餓、失業、恐怖和死亡。”“這個審訊是虛假的東西,因為被告不坐在這些長凳上,真正的被告在政府里。”喬治烏的辯護詞傳播到全國,在工人中間引起極大的反響。
喬治烏被判12年徒刑,開始了艱難的鐵窗生活。當局懼怕他把監獄變成斗爭場所,經常變換關押地點。他先后被監禁在布加勒斯特、克拉約瓦、奧克內列—馬里、阿尤德等監獄。
喬治烏在獄中一直堅持斗爭。他躲過保安人員的監視和喬裝成囚犯的特務的告密,與其他被監禁的黨的領導人一起,于1934年在瓦卡列什蒂監獄召開黨的代表會議。他們分析政治局勢,提出開展反迫害、反殘殺的斗爭。各地監獄紛紛掀起反迫害運動。1935年,保安人員利用11名被囚禁的法西斯“鐵衛團”①分子對喬治烏進行肉體摧殘。消息傳出后,首都工人在監獄門口進行抗議示威。
1935年,喬治烏被缺席選為羅共中央委員。
1937年,喬治烏被轉送到多夫塔娜監獄,同監禁在這里的基伏·斯托伊卡、尼·齊奧塞斯庫等戰友組成了獄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他們把這個充滿死亡和恐怖的魔窟變成一所革命學校。馬列主義著作,黨的文件被抄在《圣經》里帶進監獄,人們認真地學習,討論社會問題,背誦外文,使一批優秀的共產黨人在這里成長起來。1938年,他們在獄中秘密成立黨支部。1940年,多夫塔娜監獄毀于地震,許多革命者殉難。喬治烏受傷,他和獄友一起從廢墟中救出不少受難者。此后,他被轉移到卡蘭切貝什監獄。
1940年9月,羅馬尼亞的法西斯軍人集團發動政變,建立了安東尼斯庫軍事獨裁政權。1941年6月,安東尼斯庫政府參加希特勒侵略蘇聯的戰爭。喬治烏在獄中密切關注戰爭形勢的變化,他認為,反法西斯戰爭是長期而艱苦的,人民要付出很大的犧牲,但希特勒必敗。
1943年,喬治烏等被轉移到特爾古—日烏集中營,實行強制勞動。他利用外出勞動,或通過書寫密碼信,與地下黨組織保持聯系。1944年春,喬治烏因病住進特爾古—日烏醫院。羅共負責組織反法西斯武裝的波德納拉希幾次潛入這個醫院,與喬治烏密談有關武裝起義的事情。這年5月—6月,蘇聯紅軍已推進到羅、蘇邊界。英、美兩國軍隊于6月在法國的諾曼底登陸。在盟軍東西夾擊下,追隨希特勒的安東尼斯庫政權處于危機之中。羅共組織了愛國衛隊。喬治烏通過與地下黨組織的秘密聯系,共同制定了武裝起義的計劃,并準備越獄。
1944年8月15日夜里,喬治烏及其戰友越獄成功。喬治烏立即參加了武裝起義的領導工作。8月23日,武裝起義開始。羅共領導的愛國衛隊和愛國軍官率領的軍隊與蘇聯紅軍一起,經過八天戰斗,贏得了起義的勝利。
“八·二三”武裝起義勝利后,羅馬尼亞成立了地主資產階級的代表占絕對優勢的臘德斯庫政府,依然保存君主制度。喬治烏代表共產黨參加政府,擔任交通部長。他認為, 8月23日的革命就其階級內容、動力和目的來說,只是一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羅共的任務是領導人民爭取民主革命的徹底勝利,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1945年2月13日,喬治烏在布加勒斯特有50萬人參加的大會上發表演說。他指出,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羅馬尼亞人民沿著1944年8日23日開辟的道路前進。隨后,羅共領導人民在全國各地建立起地方民主政權。1945年3月6日,臘德斯庫政府被迫辭職,以格羅查為首的民主政府宣告成立。
1945年10月,羅共召開全國代表會議。喬治烏向大會作了政治報告,提出恢復國民經濟和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任務。他說:“我國的獨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國家的工業威力”。喬治烏當選為黨中央總書記。
1946年11月,喬治烏在政府中改任經濟部長,承擔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重任。他領導人民與經濟混亂及資本家的怠工進行斗爭,加強了工人階級對國家經濟的監督;將銀行收歸國有;實行貨幣改革。在農村中,他采取限制富農和保護貧農的措施。在人民民主政權不斷鞏固的基礎上,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廢除君主制,宣告成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
1948年2月,羅馬尼亞共產黨與社會民主黨舉行聯合代表大會,決定兩黨合并為羅馬尼亞工人黨,喬治烏當選為總書記。大會提出了要把經濟落后的羅馬尼亞建成先進的工業農業國的任務。1948年3月,喬治烏任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同年6月,大國民議會根據喬治烏的建議,通過把主要生產資料收歸國有的法令。1949年3月,黨中央根據喬治烏的報告,通過了實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決議。1950年10月,他在中央全會上提出電氣化10年計劃,并從1951年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2年9月,喬治烏在大國民議會作了關于憲法草案的報告,指出這是一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憲法。11月,他當選為部長會議主席。
1955年10月,喬治烏建議中央委員會取消總書記的職位,設立第一書記,以加強黨的集體領導。他當選為第一書記。為集中精力抓好黨的工作,他辭去了部長會議主席的職務。
1955年12月,羅馬尼亞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工業生產比1950年增長一倍。喬治烏在羅馬尼亞工人黨“二大”的政治報告中指出,第二個五年計劃的核心是在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工業的基礎上,保證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6年9月,喬治烏率領羅馬尼亞工人黨代表團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
1961年,羅馬尼亞成立國務委員會,喬治烏當選國務委員會主席。
喬治烏反對大國沙文主義和分裂主義。羅馬尼亞工人黨拒絕參加1965年3月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
1965年3月19日,喬治烏-德治因患癌癥與世長辭。
在喬治烏逝世后,羅馬尼亞工人黨于1965年7月更名為羅馬尼亞共產黨。1968年羅共中央成立平反調查委員會,對喬治烏領導時期的一些冤案進行審查。同年4月,羅共中央公布了平反調查委員會的報告,為1954年被指控犯有“叛國罪”而處死刑的羅共中央領導人盧克雷齊烏·珀特勒什卡努恢復名譽。報告指出:“當時羅馬尼亞工人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格·喬治烏-德治違反黨紀,在調查過程中進行干預,對調查工作的開展作了許多指示……”。羅共中央還給1944年4月以“叛徒”罪名開除出黨的羅共前總書記弗里什平反。指出這個冤案的產生與當時在獄中的喬治烏-德治有關。
上一篇:喬治·坎寧
下一篇:亞歷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