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勞倫斯·綠》經(jīng)典詩文賞析
天空一色蘋果綠,
天空是陽光下舉著的綠色美酒,
月亮是其中一片金色的花瓣。
她睜開她的眼睛,綠瑩瑩地
眼波閃耀,象未綻的花蕾一般純,
第一次,此刻第一次為人瞥見。
(裘小龍 譯)
德·赫·勞倫斯不僅是英國著名的小說家,而且是杰出的詩人。由于他曾與意象派詩歌運動關系密切,他的詩又具有意象派詩歌的特征,因而有的評論家認為“他的作品放在意象派集子中天然渾成”。《綠》就是他這類詩歌的代表作。
《綠》這首詩只有兩節(jié),第一節(jié)描寫黎明時分詩人看到的天空的美景:一覺醒來,曉月未沉。天空晶瑩透明,一片蘋果綠,宛如陽光下綠色的美酒,懸掛在天際的月牙猶如飄浮在美酒中的一片金黃色的花瓣。詩人似乎只是停留在一般情景和瞬時知覺的描繪上,似乎只是在對景物作直接、客觀的呈現(xiàn)。但是詩人精心選用了蘋果綠的天空、陽光、美酒、月牙和金色的花瓣,這些迷人的景物不僅形成色彩明暗的對比,而且還暗示了線條、形狀的組合。 所以, 一經(jīng)詩人之手, 這些景物立刻成為一幅賞心悅目的畫面。
在詩的第二節(jié), 詩人似乎突兀地轉入對他愛人的描寫: 就在這清新迷人的黎明, 愛人睜開雙眼, 清澈碧綠, 純潔如蓓蕾初開。 詩人第一次驚喜地發(fā)現(xiàn)她那淡綠的眼睛如此楚楚動人。 至此,詩人驟然收筆,結束全詩, 讓讀者在無限的聯(lián)想中去玩味, 去體驗詩人的未盡之意。
“綠”是詩的題旨, 也是全詩的基調。 乍一看來, 詩人似乎以并列的形式呈現(xiàn)出兩個毫不相關的意象: 黎明的天空和愛人的眼睛。 但讀者稍一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 詩人言在此意在彼。 兩個意象之間存在著相似, 存在著相互連接的紐帶, 因而讀者可以迅速而又自然地從一個意象跳躍到另一個意象。 這根紐帶就是一個“綠”字。 這種跳躍不僅表現(xiàn)了詩人敏銳的觀察和感受力, 同時也為讀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間。 從詩人再現(xiàn)的美感經(jīng)驗中, 讀者會豁然開朗, 分享詩人的愉悅。 難怪有的評論家稱這首詩是 “綠的狂想曲”。
就語言而論, 《綠》這首詩堪稱意象派詩歌的典范。 詩人惜墨如金, 對客觀事物進行直接處理, 摒棄了“任何無益于表現(xiàn)的詞匯”,更沒有絲毫“抽象的說教”, 全詩字字珠璣。 但是, 詩人在以文字為色彩來勾勒意象、 用鮮明的意象來捕捉生活中瞬時的美感經(jīng)驗的同時,又將感官意象和思想情感結合起來,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盡管在詩中我們難以找到一句感情洋溢的詞語,也看不到贊嘆的字眼,但詩人驚喜陶醉的神態(tài)卻呼之欲出,栩栩如生。詩人的個人感受完全能為讀者所理解和體驗。
(廖七一)
上一篇:〔法國〕阿波里奈爾《米拉博橋》賞析
下一篇:〔法國〕波德萊爾《美》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