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汪家榮譯林筱霖
【原文作者】:瑪格麗特·尤瑟娜爾
【原文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尤瑟娜爾(1903-),法國女作家。生于布魯塞爾。她原姓德·克萊央古。尤瑟娜爾是筆名。她幼年喪母,由父親照看長大。由于家庭富裕,她年輕時曾經漫游歐洲和美洲,旅行成為她終生的癖好。多年來定居美國。
尤瑟娜爾年輕時受過比較嚴格的古典主義文化教育,精通古希臘羅馬語言文學。小說《亞得里安回憶錄》(1951),取材于古羅馬皇帝亞得里安的事跡,這部已經翻譯成16國文字的小說,提高了作者的聲譽。她的作品還有詩歌、劇本等。尤瑟娜爾1980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自從1635年法蘭西學院成立以來,她是第一個當選的女院士。在此之前,她已于1968年被選入比利時皇家學院。
【原文】:
拉居茲(1)的大街上,旅游者摩肩接踵,黑壓壓的人群望不到頭;掛在商店門前的各式肥大的繡花上衣在微風中搖曳,吸引著不少過往行人,有的想買一些廉價禮品,有的想找到化裝舞會的簡便服裝。附近光禿的黑塞哥維那山反射過來的烈日余光使市內熱得象地獄里的油鍋。菲利普·米爾德走進一家德國餐廳。餐廳內既陰暗又悶熱,幾只紅頭蒼蠅嗡嗡地飛來飛去。亞得里亞海的一個小海灣恰好從這里一直延伸到市內,因而,這家餐廳得天獨厚,它的露天座位全都對著海面。在一個城市的中心出現一彎綠水,確實難得;可惜,它僅僅給五彩繽紛的集市廣場增添了一種新的色彩而已。一堆爛魚的腥臭招引來一群羽毛白得刺眼的海鷗。朱爾·布特賴工程師是與菲利普同機前來的。他正坐在火紅色遮陽傘下的一張鋅皮獨腳圓桌前,獨自喝著啤酒。從遠處望去,那頂遮陽傘宛如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只大桔子。
老兄,再給我講個故事吧,”菲利普沉重地倒在一把椅子上說。“面對這大海,我真想喝杯威士忌,聽個最有趣、最離奇的故事……·忘掉剛才在碼頭上買的幾份報上看到的那些謊言。意大利人攻擊斯拉夫人,斯拉夫人又攻擊希臘人,德國人攻擊俄國人,法國人又攻擊德國人,而英國人呢,也好不了多少。這些言論聽起來是那樣愛國,卻又是那樣矛盾,無非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咱們還是談點別的吧……昨天您去斯屈達爾干什么來著?我看您那樣興致勃勃,莫非是去參觀什么渦輪機?”
“沒有,”工程師說。“我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看那個遙遙無期的水利工程,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尋找一座石塔上面去了。以前塞爾維亞的老太太們給我講過斯屈達爾石塔的故事。據她們說,石塔的縫隙里還殘留著一道白色的奶巴。我很想作一番實地考察……可是,年深日久,又屢經戰禍,石塔早已塌毀;后來,附近的農民把石磚都一塊塊搬回家去壘了院墻,所以就再也找不到這個故事的根據了。……噢,對啦,菲利普,聽說您很有福氣,有一位受人稱道的好媽媽,真的嗎?”
“您問得真怪,”年輕的英國人漫不經心地說。“我母親很漂亮,身材苗條,愛打扮,性格同櫥窗的玻璃一樣硬。還要我跟您說些什么呢?每次我們一起出去,人家總以為我是她的哥哥。”
“是的,看來您和我們大家一樣。真沒想到居然有些白癡,硬說我們這個時代缺乏詩意,仿佛超現實主義、預言家、電影明星和專制魔王已絕跡。聽我說,菲利普,我們現在缺少的是真實。您看,絲是人造的,食品是合成的,吃起來味同嚼蠟,和木乃伊嘴里的填料沒什么區別。為了避免生育的麻煩和防止衰老,女人們都大量服藥,從而失去了女性。只是在半開化國家的傳奇故事里,人們才能找到奶汁充盈、多情善感的女人。誰要是能作她們的孩子該多么自豪……從前,一位詩人因為前世有緣遇見了安蒂戈娜(2)而不再愛別的女人,現在到哪兒才能聽到這類故事呢?我就象這樣的詩人……從安德洛瑪克(3)到格麗澤爾達(4),許多這種母親和情侶的形象使我喜歡對如今的女人進行挑剔,她們貌似女人,其實都是些打不碎的玩偶。
“要是我有緣分的話,寧肯找依索爾德(5)的作情侶,讓美麗的奧德(6)當姐姐。不過,我更愿意把阿爾巴尼亞傳奇故事中的一位姑娘認作母親。她是一個離這兒不遠的小王國里的一位少婦……
“王國里住著兄弟三人。為了防備土耳其海盜,他們齊心協力想要修建一座石塔。為什么哥仨要親自干這樣的重活呢?可能因為當地勞力缺乏,雇工要出高價;也可能因為他們本身都是有經驗的農民,自以為手藝高超。每天,都由他們當中一個人的妻子輪流來送飯。可是,就象上帝把諾亞建的通天塔(7)推倒一樣,每次當他們把塔身建成開始用草皮苫頂時,大風和山上的女巫便連夜把塔摧毀。本來,造成石塔倒塌的原因很多,建筑工人太笨啦,地點選得不合適啦,水泥用少啦……都可能導致這樣的結果。然而,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和保加利亞的農民卻認為那是由于事先沒在塔基下面活埋一個男人或女人。他們迷信死者的骷髏能把塔身支撐到最后審判(8)的日子。在希臘的阿爾塔市有一座石橋,傳說橋墩下曾經活埋過一個姑娘,她的一綹頭發至今還披露在石縫外邊,猶如垂向水面的一簇桔草。石塔倒塌后,哥仨互相起了戒心。他們都小心翼翼地不讓自己的影子投到沒有完成的塔壁上,因為,據說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以把人影砌進去,而影子是一個人的靈魂,一旦影子被砌入墻中,這個人就會象不幸的失戀者一樣憂郁而死。
“晚上回到家里,兄弟仨都提心吊膽地盡可能坐得離火遠一些,生怕會有人悄悄走到背后,把自己的影子象一只黑色的鴿子一樣套進布袋里,掐個半死,然后扛走。他們干活兒的勁頭一天不如一天,然而,每個人的前額卻都掛著一顆顆豆粒大的汗珠,倒不是因為活兒累,而是因為心里惶恐不安。一天,大哥把兩個弟弟叫到身邊,對他們說:
“‘兩位兄弟,我的親兄弟,要是我們的石塔老也建不成,土耳其人就會偷偷爬上岸來,躲在蘆葦叢中,伺機奸污我們的農家姑娘,燒毀我們地里待收的莊嫁,把農民釘在果園的稻草人上,當作捕捉烏鴉的游子。兄弟,咱們哥仨相依為命,不能分離,形同一棵三葉草,掐掉哪片葉子也不行。可是我們都有老婆,她們年輕壯實,頭能頂,肩能挑,什么重活都能干。因此,我提議,咱們自個兒不作任何決定,一切聽天由命,由上帝來安排。明兒一早,誰的媳婦來送飯,就把她埋在石塔下面。我要求你們回家以后,別把這個秘密泄露出去,哦,兄弟,今晚我們在和媳婦親熱的時候,誰也別太激動。不要流淚,不要嘆氣。反正明天太陽下山的時候,她們當中還有兩個活著嘛!’”
“他說得多輕巧!因為他非常厭惡自己的妻子,想乘這個機會把她甩掉,另娶一個棕色頭發的漂亮希臘姑娘。老二沒有提出異議因為他心里盤算好了,一回家就把事情全都告訴給妻子。老三是個稟性耿直、從不說謊的人。開始,他極力反對,后來,深受兩個哥哥為共同事業甘愿舍棄自己愛人的崇高精神所打動,也只好表示贊同,并且答應晚上什么也不對妻子說。
“黃昏時分,暮靄籠罩著田野,三個人回到了各自的住處。老二一鉆進帳篷就大發雷霆,粗聲粗氣地讓妻子幫他脫掉長靴。可是妻子剛剛跪下,他就把靴子扔到了她的臉上,大聲嚷道:
“‘這件襯衣我穿了整整一個星期啦!眼看就到禮拜天了,我連一件干凈的換洗衣服都沒有。懶婆娘,明兒一早你就給我帶上籃子、板刷和棒槌到湖邊去洗衣裳,天不黑不許回家。你要是離開湖邊半步,我就要你的命!’”
“老二的妻子只得戰戰兢兢地保證,第二天一定到湖邊去洗上一整天。
“老大早就橫下了心,因此,回到家里什么也沒和老婆說。盡管妻子狂熱地親他吻他,他還是厭惡她那臃腫的體態。老大有個說夢話的毛病。那天夜里,他的那位阿爾巴尼亞胖女人翻來復去不能入睡,思索著為什么自己不能取得丈夫的歡心。突然,她丈夫把被子全拉到自己身上,嘴里含含糊糊地說道:
“‘哦,心肝,我的心肝!你快沒有老婆了……等石塔的磚塊把這個黑頭發的黃臉婆同我隔開,我該有多么清靜啊……’
“老三同到自己的帳篷時面無血色,垂頭喪氣,好象是半道上碰到過肩扛大刀正在勾魂的死神似的。他親了親睡在柳條搖籃里的孩子,然后就溫柔地把妻子摟到了懷里,他把臉貼著妻子的胸脯,整整哭了一宿。妻子是個做事穩重的人,她沒有問丈夫為什么這樣痛苦,因為她從不強迫丈夫說出不愿告訴她的事情,而且她覺得想要安慰一個親人并不一定要首先了解他的煩惱。
“第二天,哥仨都扛著十字鎬和大鐵錘上工地去了。老二的妻子把臟衣服裝了滿滿一籃子,來到大哥家,跪著對嫂子說:
“‘嫂子,親愛的嫂子,今天本來該我去送飯,可是你二兄弟硬要我去洗衣服,不然就要打死我。你瞧,籃子裝得滿滿的。’
“弟妹,親愛的弟妹’,大嫂說,‘我倒是很樂意替你去送飯,可是昨天夜里,我的一顆牙齒鬧起鬼來了……哎喲喲,疼得我什么也干不了……’
“說著,她毫不客氣地拍了拍巴掌,把老三的妻子叫了過來:
“‘弟妹’,她說,‘親愛的弟妹,今天你替我們去送飯吧,我們比你大,走路比你費勁兒,還是你去吧,弟妹,我們把籃子里裝滿好吃的東西,他們哥仨看見你一定會很高興。快去吧,別把他們餓壞了。’
“于是,她們在籃子里裝上了蜜漬鮮魚、科林斯葡萄、葡菊葉子包的米飯、羊奶干酪和咸味扁桃糕。老三的媳婦依依不舍地把孩子交給兩位嫂子,便頭頂飯籃,順著大路向工地走去。她的命運,也就是她該怎樣死、死后升入哪一層天堂,也許上帝早已鐫刻在她胸前掛的那塊圣牌上,只是凡人的肉眼看不見罷了。
“哥仨在工地上遠遠望見一個小臉蛋兒,還沒有辨出是誰的媳婦,就都不約而同地跑上前去。兩個哥哥擔心自己的計謀不能成功,而弟弟卻在祈求上帝保佑。老大發現送飯的不是他的黑發婆娘,氣得只好把怨氣往肚子里咽;老二大聲感謝天主讓他老婆去洗衣服而得以幸免。老三一見妻子,立即跪倒在地上抱住她的大腿,哭著求她原諒;接著又葡伏到兩個哥哥的腳前苦苦哀求,希望引起他們的憐憫;最后,他猛地站起來,拔出亮晃晃的鋼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并使勁在鋼刀上打了一錘,應聲倒到路邊,雖然沒有死,但已經奄奄一息了。他的妻子大吃一驚,籃子從頭上掉下來,飯菜撒了一地,牧羊狗跑過來飽餐了一頓。她問明事情的緣由之后,沖著蒼天伸出雙臂說道:
“‘兩位兄長啊,我從來沒有虧待過你們,既然宗教禮儀把我們聯結在一起,你們就饒了我吧!你們去找我的父親,他是山里的酉長,他會給你們一千名女奴,供你們獻祭。不要置我于死地,我多想活下去啊。千萬不要用石塊把我同我的心上人分開。’
“說到這兒她突然不做聲了,因為她發現躺在路旁的年輕丈夫已經閉起眼睛,他那烏黑的頭發上沾滿了腦漿和鮮血。于是,她既不叫喊也不流淚,隨著兩個哥哥走到石塔底部的坑前:既然自己免不了一死,又何必哭哭啼啼呢?但是,當兩個哥哥在她穿著紅鞋的腳前砌上第一塊石磚時,她驀地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因為孩子常常象條淘氣的小狗一樣輕輕地咬她的鞋。熱淚頃刻從她面頰上流了下來,掉進灰泥,被瓦刀抹在了石塊上:
“‘哦!我可憐的腳哇,’她說,‘你們再不能帶我去山頂,讓我躺在我心上人的身旁;你們再也享受不到溪水的清涼。耐心地等待復活節的到來吧,那天早晨,天使一定會來洗滌你們的。”
“石塊砌到了被金黃色短裙遮住的膝蓋,她挺立在坑里,猶如祭壇后面的瑪麗亞塑像。
“永別了,親愛的膝蓋啊,’她說,‘你們再也不能晃動搖籃,以使我的孩子入睡,再也不能承接我坐在果園里棵那枝繁葉茂的大樹上摘下來的甘美果子。’
“石墻越壘越高,少婦繼續說道;
“‘永別了,親愛的手喲,你們雖然還貼著我的身子,可是再也不能做飯捻線,再也不能擁抱我的心上人。再見吧,我的腰腹,你再也不能生兒育女,再也不能享受愛情的歡樂,本來我還可以給我唯一的兒子生幾個弟弟,但現在已經來不及了。你將陪伴我在這個牢獄般的墓穴里渡過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直到那末日審判到來的那一天!’
“石墻砌到了少婦的胸部。她的肩頭突然顫栗起來,眼睛里射出的懇求目光宛如兩只伸出來求乞的手臂:
“‘兩位兄長啊,’她說,你們不把我放在眼里,也該看在死去的兄弟的份上為我們的孩子想一想,難道你們忍心讓他餓死嗎?兩位哥哥啊,別把我的胸脯埋住,讓我繡花襯衫下的乳房還能哺育孩子。每天早上、中午和黃昏,請你們托人把他抱到這兒來吃奶。只要我還有奶水,哪怕僅僅剩下幾滴,我也要繼續哺育自己的親骨肉。一旦我的奶水干了,就讓他吮吸我的靈魂。答應我的請求吧!狠心的兄長,只要你們答應了這一要求,以后我們在上帝那兒相會的時候,我和我親愛的丈夫保證不告發你們。’
“兩個哥哥有些恐慌,所以答應滿足她最后的這個愿望,在齊她胸脯的地方留出兩塊磚的空隙。少婦又低聲地說:
“‘親愛的兄長啊,用石塊堵住我的嘴吧,因為死者的接吻會使活人害怕,可是,請你們在我的眼睛前面留下一條縫隙,使我能夠看到孩子吃奶的情景。’
“兩個哥哥按照她的要求,在齊她眼睛的地方留出一條小縫。當天黃昏,在她平日給孩子喂奶的時分,人們抱著她的孩子,順著塵土飛揚的大路,穿過一簇簇葉子被羊群啃光了的灌木叢,來到了工地上,身遭不幸的母親一看到自己的孩子,立即高興地叫了起來,并且連聲對兩位哥哥道謝。溫暖的奶汁象泉水一樣從她脹得鼓鼓的乳房里涌流出來。當小寶貝貼著她的胸脯睡著了的時候,她唱了一支歌兒,歌聲透過石墻傳了出來。后來,嬰兒吐出了奶頭,于是她讓人把他抱回帳篷去睡覺。然而,她那優美的歌聲卻一直在星光燦爛的夜空里回蕩。孩子聽著這悠揚的搖籃曲停止了啼哭,甜美地睡去。第二天,她的聲音已經十分微弱,不能再唱歌了,只是問了問她的瓦尼亞夜里睡得可好。第三天,她就說不出來話啦,可是呼吸還沒有停止,她的乳房隨著呼吸的節奏在石磚的空隙中微微起伏。又過了幾天,她的呼吸終于連同聲音一起消失了。然而,她那不再起伏的乳房卻還源源不斷地噴涌甜美的奶汁,睡在她胸前的孩子還能感覺到媽媽心臟的跳動。沒過多久,她心臟的搏動逐漸變慢,眼睛失去光澤,猶如反射在干涸了的水池上的星光,人們透過磚縫看到的只是兩顆無神的眼珠,它們已不能仰望無際的天空。后來眼珠也慢慢消融,只剩下兩個深陷的眼眶。人們從眼窩深處發現死神已經降臨,但她那白晰的乳房卻完好無損,不論是黎明還是正午和黃昏,奶水奇跡般地流了整整兩年,直到孩子斷奶,不愿再吮吸媽媽的乳頭為止。
“這時候,耗盡了精髓的乳房突然萎縮,留在石磚上的奶汁干涸之后變成了白色的粉末。幾個世紀以來,許許多多慈祥的母親曾經專程到過那里,手摸著奶水在紅棕色石磚上沖出來的淺溝,仔細觀賞這一遺跡。后來,石塔消失了,少婦腐朽的尸骨終于擺脫了拱頂石塔的沉重負擔,化成齏粉隨風飄散。現在,在那兒只能見到一個皮膚被烈日曬黑了的法國老頭兒不厭其煩地向過往行人講述這個可以使詩人凄然淚下的故事。確實,關于這位少婦的傳說感人之深絕不亞于安德洛瑪克的故事。”
故事剛剛講完,一個茨岡女人朝他倆的桌子走來。她身上臟得可怕,臉上卻濃妝艷抹,懷里抱著一個用破布蒙著眼睛的孩子。茨岡女人向他深深鞠了一躬,然而,卑屈的表情之中卻帶有幾分傲慢。那些生活貧困而又講究服飾的種族往往都是這樣。她的長裙一直拖到地面。工程師十分討厭她,先是讓她走開,接著又破口大罵,最后竟粗暴地把她推到了一邊。英國人叫住了那個女人,給了她一個第納爾(9)。
“老兄,您怎么啦?還在做夢嗎?”英國人很不耐煩地說,“她的乳房和項鏈并不比您的那位阿爾巴尼亞爾英雄遜色,而她懷里抱著的孩子卻是個瞎子。”
“我認識這個女人。”朱爾·布特賴回答說,“拉居茲的一位大夫給我講過她的事情。幾個月前,她在孩子的眼睛上貼了些亂七八槽的膏藥,故意把孩子弄瞎,以便引起過往行人的同情。孩子現在還能看得見東西,不過很快就會象他母親希望的那樣變成一個真正的瞎子。她就是采用這樣的辦法弄到了一只可以用一輩子的鐵飯碗,因為人們對廢殘者都有惻隱之心,這就使她有了個謀利的營生。世界上的母親可真是千差萬別啊!”
【鑒賞】:
瑪格麗特·尤瑟娜爾成為歷史上法蘭西學院的第一個女院士,并不是偶然的。她自小興趣廣泛,博覽群書,研究過繪畫藝術,精通多種語言,游歷過世界許多國家,對這些國家的風土人情有著深刻的了解,這使她的作品豐富厚實,異國風情如淙淙流水般自然地流淌在字里行間,毫不夸張造作。
《東方奇觀》以東方各國的傳說故事為題材,寫于1938年,是作者35歲時的一部短篇小說集,此時她已在世界各地旅游多達二十多次。豐富的閱歷,廣博的知識,使她的作品洋溢著濃郁的異國芳香,而更為可貴的是對這些千奇百怪的傳說所作的深刻的思考和比較。在這串閃異國情調和智慧之光的項鏈中,《死者的乳汁》便是其中一顆閃亮的珍珠。
這是怎樣的奇跡啊?被砌存塔底的母親,漸漸地停止了呼吸,眼里也已失去了生命的光芒;她再也看不到心愛的孩子那甜蜜的笑靨,再也聽不見嬰兒尋求母親的哭聲。然而偉大的母愛竟產生了如此神奇的力量:在她的心臟停止了跳動后,滿含母親深情厚愛的乳汁,竟繼續流了兩年,直到孩子不再需要哺乳的那一天。然后耗盡精髓的乳房才突然之間萎縮了。
這美麗動人的傳說,用樸實的語言悠悠道來,把我們帶到古代東歐的海岸邊,我們仿佛親眼看到孩子噙著從磚眼里伸出的乳頭時甜美的微笑,耳邊依稀回蕩著滿天星空下那母親悠揚的搖籃曲。這不僅僅是異國風情的展示,在如歌如訴的民謠般的敘述中,我們看到的是死而不已的母愛在閃爍著耀眼的光輝。讀者不難從中感受到瑪格麗特·尤瑟娜爾對人性之美的謳歌。
作品中,講述這個故事的是朱爾·布特賴,一個慕名前來斯屈達爾(即傳說中故事發生的地方)尋找石塔舊跡的工程師。但是,他所講述的只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他本人也是從塞爾維亞的老太太們那兒聽來的。這就是說,在這“口口相傳”的鏈條當中,他只是其中一環。因此,布特賴至多只是一個轉述者,起的不過是媒介的作用。而他更重要的角色在與同機前來的旅游者菲利普的對話中得到體現,作者正是借他的口對現代社會人性的異化作了尖銳的批判。在得知菲利普受人稱道的好媽媽原來不過是個“很漂亮,身材苗條,愛打扮,性格同櫥窗玻璃一樣硬”的女人時,這位熱衷于探尋“奶汁充盈、多情善感”的賢妻良母的布特賴工程師不禁大發牢騷:“聽我說,菲利普,我們現在缺少的是真實。您看,絲是人造的,食品是合成的,吃起來味同嚼蠟,和木乃伊嘴里的填料沒什么區別。為了避免生育的麻煩和防止衰老,女人們都大量服藥,從而失去了女性。”人類在其文明發展過程中,逐漸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失去了原有的純樸、自然的真實。這是現代人類的一大悲劇。因此,對這種異化的批判,是《死者的乳汁》的潛在主題,布特賴工程師更重要的角色是作者安插在小說里的代言人,而對比則是這一潛在主題有力的表達手段。
首先是環境氣氛的比較。講述故事的地點是一家德國餐廳,里面陰暗、悶熱,還有幾只紅頭蒼蠅在嗡嗡地飛來飛去,難得有對著海面的露天座位,而“一堆爛魚的腥臭”又“招來了一群羽毛白得刺眼的海鷗。”這與暮靄沉沉上的石塔工地,回蕩著搖籃曲的星光燦爛的夜空形成鮮明的對照。
其次是人的比較。傳說中那位令人崇敬的母親,創造了母愛的奇跡,人雖死而母愛猶存,化作源源不斷地噴涌而出的乳汁,哺育著離不開母親的嬰兒。而向布特賴和菲利普乞討的那位茨岡女人,為保證自己一輩子的生活來源,竟狠心親手害瞎自己的孩子。同為母親,其間差別猶若宵壤。
另外,這篇小說結構嚴密,整個布局給人穩實之感,語言樸實自然,不愧為短篇小說中上乘之作。
上一篇:陳淑華譯 劉衛兵《夢中檜》短篇小說名著鑒賞
下一篇:林漸譯 吳敏《永久占有》短篇小說名著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