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格莫特和加拉斯卡》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俄國】 安德烈耶夫
列昂尼德·安德烈耶夫(1871—1919),俄國象征主義代表作家。大學畢業后當過助理律師,不久便全力投身于文學創作事業。1905年大革命時代被捕入獄,出獄后長年旅居國外。寫有小說《紅笑》、《七個被絞死的人》,劇本《到星球去》、《人的一生》等。作品情節離奇怪誕,色調陰冷低沉,魯迅對此推崇備至。
《巴爾格莫特和加拉斯卡》1898年發表,受到高爾基的贊揚,稱這篇小說“洋溢著作者過人的才氣”。作品通過警察巴爾格莫特邀請一位經常鬧事的酒鬼一起過復活節,說明人際交往的最高原則是理解和友愛。
巴爾格莫特是炮匠街的巡警,他膘肥體壯,孔武有力。在有些人眼里他是一堆肉,但警察所的巡官們夸贊他是一根粗木棒。
住在炮匠街的盡是些手工匠人,他們每星期都把自己全部的空閑時間花費在打架斗毆上,連參戰者的婆娘們也卷了進去。好在巴爾格莫特力氣過人,這在炮匠街是決定一切的因素。巴爾格莫特經常伸出他那雙巨手,十分靈巧地提起吵鬧廝斗最兇的一對。鬧事者俯首貼耳,順從地把命運交給他擺布,即使有所反抗,也只是裝模作樣罷了。
一個春風送暖的傍晚,巴爾格莫特在自己站慣了的崗哨上值勤。他的情緒很不好。明天是復活節,他卻不得不站崗站到深夜三點鐘,勉強能在開齋前趕回家。他真想和別人一樣干點過節的事。
炮匠街上的居民們打扮得漂漂亮亮,神氣十足地往教堂那邊走去,誰都沒有注意巴爾格莫特,他像一個無家可歸的人呆呆地站在那里。
“嘿! 我可是為了你們這些酒鬼才站在這里的!”他又啐了一口唾沫,心頭隱隱作痛。
教堂里的排鐘叮叮咚咚一齊響起來,向四下里傳播著耶穌復活的喜訊。巴爾格莫特開始高興起來,因為很快就可以回家了。他想像著餐桌已經鋪好潔白干凈的臺布,當兒子看到送給他的不是用洋紅染的容易脫色的紅蛋,而是一個用真正的大理石打磨成的紅蛋時,一定會驚喜萬分。
但是,巴爾格莫特怡然自得的心情,卻被街角那邊傳來的跌跌撞撞的聲音攪亂了。
“是哪個混帳東西呢?”巴爾格莫特探頭望去,原來是醉鬼加拉斯卡,搗亂總少不了這家伙。他經常被打得半死,還是惡習不改,傳說他自小身上就有股酒精味。巴爾格莫特最恨他那張不干不凈、胡亂罵人的嘴。
“閣下,您好! 向您致敬!”
“你上哪兒去?”
“我走我的陽關道……”
“走! 上警所去談談!”巴爾格莫特說著就一把抓住加拉斯卡滿是油污的衣領。
“警察先生,今天是什么日子?”
“關你的屁事!”
“在耶穌復活的日子,請允許我……”加拉斯卡還沒來得及將口袋里掏出來的東西給他的老對頭看呢,就冷不防被扔到地上。他竟傷心地號啕大哭。
巴爾格莫特感到非常奇怪,“一定又在耍花招了,”他沉思著,注意地觀察加拉斯卡的變化。
“紅一雞一蛋!”
加拉斯卡翻身坐起來,把一只手伸得高高的,那上面沾著粘乎乎的蛋清,還帶著一些紅雞蛋的碎殼。
“我好心好意……想正經賀節……紅蛋,可是你……”加拉斯卡顛三倒四地叨咕著;巴爾格莫特全明白了,原來那紅蛋特地送給他的,而自己卻存心把他往警所送。這個紅雞蛋說不定是他向別人討來的,現在卻打碎了,所以他才哭得如此傷心。
巴爾格莫特完全想像得出,假如自己為兒子細心準備的大理石紅蛋被砸碎,他——巴爾格莫特,也會感到萬分痛惜的。
巴爾格莫特手足無措,好像剛才欺負了自己的小弟弟,他喃喃道:“也是有血有肉的心哪!”
巴爾格莫特難為情地說:“也許,紅蛋沒有全打碎吧! ?”“嘿,你這狠心的家伙,恨不得把我整個臉都打碎哩!”
巴爾格莫特卻用堅決的、不容置辯的口氣宣布說:“走,一起到我家去開齋吧!”
加拉斯卡一下子懵了,他半信半疑地站起身,有一陣子他很想從警察的身邊溜走。他們走的不是去警所的路,而是往巴爾格莫特本人家里走去。他感到巴爾格莫特今天太古怪了。
巴爾格莫特的妻子瑪麗婭熱情地招待了這位不同尋常的客人。加拉斯卡傻乎乎地靜坐在擺好食物的餐桌邊,感到羞愧難當,他為自己的破衣爛衫感到難為情,為自己一雙邋遢的手感到可恥,總之,為自己這副醉漢的嘴臉無地自容。他驀地放開手中的湯匙,一頭伏在餐桌上哭了起來。女主人極力安慰著客人。
上一篇:《巨人傳》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巴黎圣母院》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