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布菜依·噼——啪》全文|賞析|讀后感
愛德華·萊奈·拉布萊依·德·列孚爾(1811—1883)是活躍在19世紀中期的學者、社會和政治活動家。他的諷刺故事有兩類,一類是完全由他創作的,如1868年出版后產生了轟動效應的《狗王子》; 另一類就是借外國童話專為孩子再創作和出版的《蔚藍色的故事》(1864)、《新蔚藍色的故事》(1866)。拉布萊依在這兩部童話集的自序中對童話作了高度評價,認為童話是可以借以發展審美感覺、幻想和高度想象力,借以陶冶精神情操的文學形式。
童話的想象和幻想本來有兩種。一種是神通廣大型的,它包括移情于禽獸; 一種是延伸、夸張性的,它包括各種大幅度的推理性想象。這里所選的 “對癥下藥”一節屬于后一類。
對癥下藥(又作“大病要大治”)是拉布萊依的名作《噼——啪》中的第九節,寫的是董都用打耳光(“噼——啪”就是打耳光的聲音)的辦法,激怒莎爾芒國王,引他去進攻敵人,于是原來已動搖的軍心一舉大振,造成了“歷史上從未見過的最威武雄壯的騎兵沖鋒”場面,頓使敵人驚惶失措。就這樣,巴莎以一般人難以想象的手段,機智、果斷、勇敢地挽救了一個行將覆滅的王國。蘇聯世界兒童文學研究專家勃蘭蒂斯曾指出: “精美的風格和從容自然的法蘭西幽默乃是《蔚藍色的故事》迷人的特質。”這一段童話正體現了這種特質。
正義、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有時升華為稀奇的仙女和古怪的寶物,有時升華為萬萬意想不到的一個精彩手段,但就其藝術效果說,則是殊途而同歸的。
·韋葦 趙志英 ·
對癥下藥
消息是假的,事實上國王受到的接待非常冷淡。這是他自己的過錯。沙爾芒國王傷心、懊惱、心神不定,看見士兵說不出一句玩笑話,看見軍官們也沒有一句真心話可講。他像做夢似的走進將軍的營帳,嘆著氣,倒在一張椅子上,董都也不比國王愉快。
“陛下,”刺刀將軍說,“請允許我像一個士兵那樣爽直、像一個老朋友那樣隨便地和您談話。部隊怨怒,軍心動搖; 應當堅定軍心,不然我們就完了。敵人和我們對峙著,咱們打吧。有時候,五分種就可以決定王國的命運,咱們現在就處在這樣的緊急關頭。決不要坐失時機!”
“好吧,” 國王說,“命令士兵上馬,一會兒我就來?!?br>
剩下國王單獨和阿香布、董都在一起時,國王帶著一種絕望的聲調說:
“我的好朋友們,離開一個對你們毫無用處的主人吧。我不會茍且偷生地向我的敵人求饒。友誼出賣了我,背信棄義的人暗害了我。在我不幸的時刻,我想到了那打擊我的上帝的手。這是對我罪惡的懲罰。由于我的愚蠢的報復心,我謀害了王后。現在是懺悔我犯下的罪過的時刻到了: 我已經準備好了!”
“陛下,”董都說,想笑而又笑不出來,“擺脫這些可怕的思想吧。如果王后在這里,她一定會叫您保衛自己。您可以相信我,”他一邊捻著他那新長出來的胡子,一邊接著說,“我懂得女人。是的,我懂得! 即使她們死了,她們還是想著報仇的。何況您又沒有殺死王后; 也許她并沒有像您所想象的那樣死了呢?!?br>
“孩子,你在說些什么?” 國王喊著,“你發昏了?!?br>
“我是說有些女人為了使她們的丈夫痛苦,故意裝做死了,那么,為了使她們的丈夫更加痛苦為什么不能復活過來呢? 讓這些死人去吧,還是想想那些愛著您的活人。您是國王,就要像國王那樣地戰斗; 如果需要犧牲,也要像國王那樣地去犧牲吧。”
“陛下,”刺刀將軍手里握著劍,一邊走進來一邊說著,“時間緊迫?!?br>
“將軍,命令吹號,” 董都喊著,“我們馬上出發?!?br>
國王等將軍出去了,望著董都說:
“不,我不出發。我知道我去了會有什么結果。我要維護我自己的榮譽。我并不怕死,我要自殺; 但是我害怕,我不想去作戰。”
“陛下,” 董都說,“看在上帝面上,勇敢些吧。上馬! 應該上馬。天呵!”他一邊喊叫著,一邊絞著雙手,“如果不聽從我的話,我們就要完蛋!”
“走吧,” 他一邊說,一邊拉著國王的大衣,“站起來,陛下。上馬,不幸的人! 沙爾芒國王,去拯救您的王國,拯救您的人民,拯救一切愛您的人。膽小鬼! 看著我! 雖然我只是一個孩子,我也要為您去死。不要侮辱了你自己,去戰斗吧。如果你不站起來,我——你的仆人,也要侮辱你了。你是一個膽小鬼,你聽到了么,一個膽小鬼!”
于是,噼——啪!這個野蠻的侍臣打了國王兩個巴掌。
“你這個該死的,下地獄的!” 國王一邊抽出他的劍來,一邊喊著,“在我死以前,我將先殺死你這個可惡的人來讓我高興一番!”
但是這個可惡的人已經跑出了營帳。他一縱身跳上了馬,手里拿著劍,直奔敵人,口里還喊著:
“國王來了! 我的朋友們,國王來了! 號手們,吹吧,沖鋒! 沖鋒!”
國王氣得發瘋一般,騎著馬去追趕侍臣。好像一頭公牛看見一面張開的紅旗,他低著頭不顧危險不顧死亡地向前跑著,刺刀將軍跟在國王后面,軍隊跟在將軍后面,這是在歷史上從未見過的最威武雄壯的騎兵沖鋒。
萬馬奔騰的聲音使得大地也為之顫動。毫無準備的敵人,幾乎來不及應戰。但是有一個人認出了國王,這就是喪盡廉恥的維埃維爾。而國王單槍匹馬,一心想著雪恥,只盯住被他追趕的侍臣。叛賊手揮馬刀直撲國王。這時,只見董都用馬刺在他的馬肚子上一刺,使馬的后腳舉起,然后沖向維埃維爾; 如果沒有董都的這種忠誠勇敢,國王肯定被刺著了。侍臣替國王挨了一刀,他大喊一聲,張開雙臂,跌下馬來。但是,國王給他報了仇。國王把劍刺進叛逆的醫生的喉嚨里,深到只露出劍柄; 然后帶著某種交織著快樂和厭惡的復雜心情,拔出血淋淋的劍來。人,確確實實是最殘忍的野獸。
叛賊的死,對戰斗具有決定的意義。王國的軍隊被國王的英勇行為所鼓舞,接著輕松愉快地打了好幾個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的勝仗。叛軍覺得沒有了希望,只得請求赦罪。這個請求立刻被幸運而仁慈的國王接受了。
一小時后,國王以勝利者的姿態,率領了一支戰勝者和戰敗者的混雜隊伍,回到那間他曾經起過死的念頭的營帳。戰勝者拚命歡呼,戰敗者歡呼得更響。再沒有比一次小小的叛變更能激起人們的忠心了。
(陳學昭譯)
上一篇:《【法】·拉·封丹·磨工賣驢》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法】·法朗士·蜜蜂公主》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