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園》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波斯詩人薩迪(1208—1292)的代表作。詩集分“記帝王言行”,“記僧侶言行”、“知足常樂”、“論寡言”、“論青春與愛情”、“論老年昏愚”、“論教育的功效”、“論交往之道”等8卷。從多方面描繪了詩人理解的社會現實,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總結詩人一生的生活經驗。詩人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上,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反對暴君暴政,鞭撻社會丑惡,同情人民苦難。詩集中描寫了不少殘暴帝王,詩人對他們滿腔憤怒:“暴君、暴君,你應當立即關閉你的市廛,王權對你有害無益,你的死勝于你的暴力。”難能可貴的是詩集中表現了人民的力量,人民一旦起來,就能推翻帝王的統治。對僧侶圣徒的偽善無恥,朝臣宦官的勾心斗角,法官巡警的貪贓枉法,豪紳巨富的貪婪卑鄙,詩集中都有無情的揭露。《薔薇園》藝術地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探索。從青春到老年,從接受教育到處世交往,從日常生活到為人禮儀都一一寫到。以具體事例作例子,概括成深含哲理的格言,告誡人們“怎樣做”和“做什么”。故有人稱它為“訓誡詩集”。詩人探索的答案是:人應該努力向上有所成就,為獲得成就必須學習、勞動。通過學習,掌握知識,豐富精神世界,明辨是非;依靠勞動,自食其力,創造物質世界,改造自然。詩集中的一些哲理格言,是濃縮了的普遍生活真理,至今仍有指導意義。詩集中也表現了一些局限。詩人描寫的理想社會是仁君統治、人民順從、安貧樂道、寧靜和睦的宗法制社會;也有一些宣揚宗教教義和宿命論思想的篇章。
《薔薇園》散文和韻文結合,詩文并茂,散文敘述故事,詩歌高度概括散文敘述的內容,深化意義。散文部分的語言凝煉簡潔,句末往往押韻,富于詩味;詩歌部分的語言樸素淺顯,明白曉暢,近乎民歌。兩者結合自然無礙,渾然一體。詩集中闡述生活的哲理,但不是空洞議論,而是寓理于事,掘義于形,形象與哲理高度統一。大量比興手法和比喻修辭格的運用,也增強了詩作的形象性。
上一篇:《荒原》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