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赫塞·中國的詩》經典詩文賞析
月光透過白云的空隙,
把根根竹梢輝映,
波光粼粼的水面,
印著古橋的清晰倒影。
景致幽雅,愉悅人心,
夜色蒼茫,萬物一新;
景如夢, 筆傳神,
莫道明月不等人。
桑樹下醉倚著詩翁,
他把盞揮筆,狂書不羈,
描繪著醉人的夜色。
舞動的倩影和月光的蜜意。
月如銀,云似水,
在詩翁的眼前浮動,
在詩翁的筆下復出;
這稍縱即逝的詩情畫意,
被賦予了柔情,
被賦予了靈魂和生命。
這詩情畫意,
千古流傳以至永恒。
(趙趙平 譯)
以詩的形式、 以自己的語言言他國之詩,這不僅在中國, 在外國也一樣罕見。而在這少見的詩中,赫塞的這首以德語寫成的、 以抒情筆調展現的關于中國古典詩歌的詩,更屬絕無僅有。作者不曾正面論及中國詩怎樣,但他卻把握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最突出特征,那就是它的抒情性和意境的塑造。
中國古典詩歌浩如煙海。沒有對中國、中國詩的全面了解,不可能了解其精髓。赫塞曾為了“尋求東方的智慧”,游歷過印度, 并對中國的古典哲學如老莊等都有很深的了解,并對中國古典詩也曾進行過深入的研究,赫塞正是帶著他對中國、中國詩的頗有造詣的研究,在詩中抒發了他的精辟而獨特的見解。他套用中國古典詩以塑造意境為旨歸的手法,也塑造了景致幽雅,“月如銀,云似水”這樣一個富于夢幻的境界,抓住了中國古典詩慣常用的一個意象“月”字,托出古典詩的那種“幽雅”,“恬靜”的意境, 表現了中國詩富于陰柔美的特征。
詩人道出中國詩以塑造意境、富于陰柔美為特色,卻不是正面道出。他采用了具有這些特色的意象來側面說明。月照竹梢,古橋倒影,波光粼粼,蒼茫的夜色這種夢幻般的景色。 “醉人的夜色”、 “舞動的倩影”、 “月光的蜜意”、 “月如銀,云似水”,正是這一系列富于陰柔美的意象的采用,幽雅、恬靜、閑適的意境自然而出,就是不熟悉中國詩的讀者讀后,也會感覺好生優美,好生喜歡。
詩人在這幽靜的月光下, 還著力塑造了一位狂放的中國古典詩人形象。 “他把盞揮筆,狂書不羈”,顯得富于才氣和靈氣,使整個意境在靜中顯動,不論從這位古典詩人斜倚桑樹的醉態,還是他筆下優美的詩情, 都顯示出中國古典詩人富于浪漫抒情的情趣。他的詩更有一種似乎是醉后囈語的濃烈抒情味。詩人赫塞正是以他這種特有的詩藝側面透出了中國古典詩的抒情性特征。
全詩意象優美,景色怡人,其本身就象一首意境幽雅的中國古典詩歌,這不能不說是詩人高超的詩藝和深邃的研究所致。
(胡照明)
上一篇:〔法國〕魏爾侖《三年以后》賞析
下一篇:〔墨西哥〕帕斯《烏斯蒂卡》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