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那尼》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1802—1885)的浪漫主義戲劇代表作。劇本為詩體,共五幕,敘述16世紀西班牙貴族青年艾那尼為父報仇的故事。艾那尼的父親被卡洛斯國王的父親殺害,艾那尼投身綠林,要刺殺國王。他和國王都愛著唐·哥梅茨公爵的侄女唐娜·莎爾,公爵本人也想娶她為妻,但姑娘只愛艾那尼。她約艾那尼到家里幽會,國王闖入,與艾那尼打起來,被公爵撞見,國王謊稱因國事來訪,把艾那尼說成是他的隨從,救了艾那尼。在另一次相遇中,艾那尼也救過國王的性命。國王脫險后卻帶兵來捉拿艾那尼。公爵把他和唐娜·莎爾藏在他的古堡里,國王趕來,公爵出于貴族的榮譽拒絕交出自己的情敵艾那尼,國王于是搶走唐娜·莎爾作為人質。艾那尼得救,認為自己的生命已屬于公爵,他把一只號角交給公爵,與公爵約定,公爵要他什么時候死,只要吹響號角,他就去死。他和公爵密謀刺殺國王,因為國王既是艾那尼的仇人又是他倆的共同情敵,但事情敗露,倆人被捕。國王得知他將被選為日爾曼帝國的皇帝,為了表現他寬宏大量,釋放了他們,并且允許艾那尼和唐娜·莎爾結婚。正當他們舉行婚禮時,公爵出于妒嫉,吹響號角,艾那尼聽見號聲,便和唐娜·莎爾服毒自殺。公爵悔恨莫及,隨即自裁。
艾那尼是一部劃時代的劇作,是作者浪漫主義創作論的具體體現。它沖破古典主義悲喜劇不能同時出現在一個劇里的禁令,把毒藥、密室、寶劍等搬上舞臺,采用大量的對比手法:艾那尼對國王有著深仇大恨,立志要殺死他,但后來卻對他感恩戴德;國王本來是一個專制暴君,后來卻寬恕了謀刺自己的情敵艾那尼,變成開明的君主;唐·哥梅茨出于貴族榮譽保護情敵艾那尼,后來變得冷酷無情,要艾那尼的命。劇情曲折多變,充滿傳奇色彩,顯示了浪漫主義絢麗多姿的風格。作者在劇中對專制暴君進行了揭露,后來又為他涂脂抹粉,并對封建騎士制度表示贊賞,反映出作者這一時期思想上的矛盾:他贊成民主政治,但又擺脫不了君主政體的束縛。此外,由于作者注重技巧,強調對比,不免有損故事的真實性。盡管劇本存在著這些缺點,但它表達了當時法國人民對波旁復辟王朝的憎惡,因而劇本上演時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標志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上一篇:《老黑人和獎章》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茨岡》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