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的山丘》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92 彩色片 170分鐘
中國臺灣中央電影事業有限公司攝制
導演:王童 編劇:吳念真 攝影:楊渭漢 主要演員:澎澎恰(飾阿助) 楊貴媚(飾阿柔) 黃品源(飾阿屘) 陳仙梅(飾富美子) 任長彬(飾紅目)
【劇情簡介】
日據時代1927年左右的九份金瓜石金礦,被人喻為興盛的“小上海”。給頭家當佃農的阿助和阿屘。因埋葬父母賣身給地主當長工,聽了金蟾蜍美麗淘金的傳聞,不顧與頭家的契約,翻山越嶺逃到九份,加入開礦行列,期望能掙得閃閃發亮的黃金,買一塊屬于自己的田地。
小城鎮有兩種女人:一種像阿柔一樣,隨丈夫前來討生活的婦人,只是背地里人人都說阿柔命硬,不到6年接連克死兩個礦工丈夫,阿柔只好認命地帶了幾個拖油瓶小孩,砍柴、當苦力雜工、出賣靈肉,維持一家生活。山城里還有一種女人是煙花女子,她們是男人辛勞一天后發泄情欲的工具,也是在日本人嚴密管制底下,可以利用到礦外購置衣物、治病,將黃金運銷的渠道。
阿助與阿屘來到九份,投租到阿柔的陋屋里。兄弟倆假冒臨近討海漁民當了挖金礦工。每屆夜晚,山腰的九份街上燈紅酒綠。發了工錢,來自福州的憨溪拖兄弟倆到妓寮,阿屘對來自琉球的少女富美子驚鴻一瞥。被妓寮鴇母收養的小青年紅目,其母原是妓女,受盡折磨病逝。紅目仔自認為是日本的血統,對富美子關懷備至。因在日本新礦長藤田的屋前兜售男女做愛硬紙玩具,礦長狗腿子罵他是雜種,他反咬日本人也是雜種,被礦長毆打了一頓,反認為是對他的教訓。
一天,礦工在礦里發現金脈,挖到金塊,偷偷地塞在肛門里,躲過日本監工的檢查。紅目仔對富美子日久生情,幫富美子抹地板,妓寮夫婦以為他們倆發生了關系,鴇母強制剝富美子衣服檢查,老板一腳把紅目仔踢下樓梯。鴇母對紅目仔說想要討富美子要給她30兩黃金。飲恨的紅目不惜向年青礦長藤田密告妓院暗藏黃金之事,期望能幫他達到日本尋父的心愿。日本警察突襲檢查,妓女們用一生賣身換來的金塊悉數被沒收。紅目仔的女友富美子,也在礦長命令下受警察檢查被刺破處女膜,遭受凌辱,哭聲凄厲。患癆病的妓女阿英的棺材本也因之蕩然無存,上吊自殺。
日警對每個礦工強行檢查肛門,礦工不堪忍受侮辱,在與日警的毆斗中,礦工成仔被日警開槍打死,憨溪離開金礦山,來去空空。妓寮重新開張,淚眼模糊的富美子,穿一身紅裝,被稚妓女攙扶走下樓梯,經過吊著盞盞紅燈籠的走廊,在門外等她的是排長隊的嫖客。阿助對阿柔生情,成天坐在阿柔家門口,要來嫖阿柔的人退避三舍。富美子感染惡疾病倒,一天,阿屘來要與富美子做愛,見富美子病倒,與紅目仔瞞著鴇母,悉心照料。富美子看他心地善良,想來日給予回報。紅目仔見礦長食言,親眼目睹富美子失貞的痛苦慘狀,憤恨油然而生,在晚上殺死了礦長,而他亦被五花大綁抓去槍決。
礦工藉新礦長還沒接任,到金礦偷挖金塊,在礦井里,阿助對阿屘說,這次只要能攢夠買五分地的黃金,就回家,并叫阿屘先走一步,孰知正在點火引爆之際,日警圍堵,礦工來不及逃走,被淹埋在里面,其中有阿助。欲哭無淚的阿柔帶著4個孩子和包括阿助在內的3個丈夫的牌位,頂著霧雨落寂地離開了這個無言的山丘。阿屘迷戀病入膏肓的富美子,富美子契約將屆滿,為了報答阿屘的關愛和真情,在油菜花盛開的地方,也是阿屘與他哥哥來到九份首先看到富美子的地方,把一份女人最純真的溫情奉獻給阿屘,當阿屘一覺醒來,經不起病痛折磨的富美子已與世長辭……
【鑒賞】
《無言的山丘》是臺灣當代杰出導演王童的代表作之一。
王童崛起于80年代初期,與當時臺灣影壇新電影的侯孝賢、陳坤厚、楊德昌、張毅、柯一正、曾壯祥、萬仁諸人同時并進。他們的父輩來自大陸,或祖籍閩粵較早在臺灣落地生根,或1949年前后隨國民黨遷移臺灣。王童與他們共同之處在于:在藝術探索中,以中國人的文化自覺,闡述對“人”無私的關懷為基調,注重本土性,包含人對土地的歸屬感,人與土地,人與社會密不可分的互動牽連。生在中國內地,長在臺灣的王童,他以臺灣作為自己的家鄉,對撫養自己的土地和鄉親,就有一種屬于我們中國歷來共有的一種追根尊祖的為人準則、待人處世的哲理和藝術追求。他說:“在我從事電影工作數十年的時光中,深深體會到,電影除了特有的技術元素外,最重要的生命力量,在于創作者所表達映象中之內涵和思想。這些內在思維之所以能使觀眾產生感動和了解,是發自于創作者對‘人’的一種刻畫、剖析和誠懇態度。”他擅長強烈地描述臺灣近代的民族悲劇,無所隱諱地痛陳一個民族的歷史滄桑。同時,他非常注重中國傳統的電影美學,及臺灣觀眾的心理訴求和觀影的習慣,對觀眾與電影間互動的敏銳觀察,使他能清楚地掌握通俗與藝術分際,深入淺出且流暢,沉穩地呈現他的電影意念,建立一種不疏離中國觀眾的敘述風格。臺灣電影界給予他較高的評價,有的影評人稱王童為臺灣的“今村昌平”。
1983年王童在拍完《看海的日子》后,就開始著手研究臺灣近百年來的人文史料和一般庶民的人生觀,計劃將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前后期(大正、昭和時期),以及國民黨當局遷臺到探親這段歷史的苦難拍成電影,以此啟發更多的觀眾對哺育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有更多的尊重與關懷。于是就有了記敘臺灣近代史鄉土系列電影三部曲:以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晚期太平洋戰事爆發后為題材的《稻草人》;國民黨政權遷臺之后的《香蕉天堂》;日本殖民統治臺灣初期的《無言的山丘》。影片敘述主人公受制于時代、環境等主客觀因素之迫害,仍然努力去掙脫那些桎梏以求生。諸多努力求生的主人公,其結果雖然失敗與成功各有不同,可是,其作品中對命定中的環境的嘲諷和質疑的本質是不變的。王童凝聚大時代中小人物的生態,呈現他擅長的質樸人類求生的母題。三部曲敘事幅度大,厚重的時代性、社會性和人文觀照,使作品能準確把握人物的情感,且穩定內斂。如《稻草人》對民族意識的反省,影片以反諷荒謬的筆法來寫日本占領時期臺灣民眾的悲哀。不計較的歹命莊稼漢與高唱軍歌的逃兵新婚郎,急于向上級獻寶的巡查大人與收回租地落井下石的臺灣地主,冒險撿拾炸彈碎片領賞的孩童與不惜用盡米糧款待地主與巡查補的村婦等等,展現了日據時期的殖民地人民的窘困生活與尷尬的民族認同。導演站在人道關懷立場,用象征、隱喻暗示主題,再以對比、辯證等手法相互呼應,展現日據時期“小人物”生活和心態的真實面貌。
《香蕉天堂》是對臺灣白色恐怖政治的黑色諷喻,影片以民間記憶的形式,敘述外省籍人在臺灣落地生根的過程:白色恐怖年代冒名頂替的人性扭曲,生活的創傷與無奈,開放探親面對的矛盾和心酸,都烘托了時代的動蕩、現實的壓抑、角色的荒謬,以及同命相憐的卑微外省人之間最神圣的一抹關愛與溫暖,不由得讓人省思海峽兩岸40年分離的臺灣歷史:香蕉——臺灣——天堂?影片具有雅俗共賞的品味,為臺灣如何拍好藝術和娛樂相兼的影片,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無言的山丘》原為三部曲的第一部,片名是《梅與櫻的故事》,因預算過于龐大,所以先將《稻草人》與《香蕉天堂》完成。《無言的山丘》卻是最后,完整地對臺灣近代史作了一番告白。此片籌劃十年,耗資3000多萬元臺幣,制作嚴謹,成就也最為突出。
《無言的山丘》是一部嚴密史詩架構的故事片,影片遵循中國傳統美學,注重戲劇架構和人物性格的塑造。《無言的山丘》有兩條主線:宜蘭佃戶阿助兄弟,聽聞九份挖金礦不難發財,逃到九份,夢想挖到黃金還父親病故欠地主的錢,退佃、買地過自耕農的自由日子,最后夢想破滅。另一主線則在妓院。當時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太平洋戰爭,將臺灣的金、米、糖等資源運回本土,礦工為偷運金子出坑,都得冒著危險將金子藏在肛門內,然后通過妓院的妓女放假出去賣,妓院既是美人窩,又是黃金外流的渠道。日本軍警全面搜查妓院,妓女一生的積蓄被全部沒收,礦工也因暴動而慘遭殺害。導演充分運用背景和人物的互動關系,精確設計懸疑和伏筆。在《無言的山丘》中王童多采用在街坊鄰居家的鏡頭,構圖自然無矯,以大量的中、遠景及開放式的鏡頭來延續空間。如大量的日式建筑,男女主角在片尾分坐在菜花海里長達六分鐘的無言,喪慶、暴動的場面,礦區宏大的景觀,導引觀眾對時代背景的認同。
影片鏡頭與鏡頭間連貫、統一,首尾呼應,創造出強烈的對比效果。導演用俯角大遠景表達人的無奈和渺小,如山丘、花海、石培壓抑著景框下方的男女主角。影片成功地運用光亮與陰影的對比效果,襯托悲劇主角內心的無奈心酸與對自由幸福的渴望。礦井隧道出口的亮光,與妓院里穿透繁復窗格的細碎陽光,形成統一、自然而寫實的視覺美感,增強影片的可信度和說服力。
影片成功塑造了典型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復雜性,使其帶有趣味性。處理人物的情感或心理時,直陳人性深處真實的情感糾結。這些人物有血有淚,他們同命相憐,相濡相惜,導演沒有刻意地夸張,予觀眾有寫實的感受。這些主人公有來自臺灣農村的佃農阿助兄弟,有礦工遺孀阿柔和琉球來的富美子,有中日混血兒紅目仔,他們是被擠壓在社會最底層的受苦受欺凌的小人物。在黃金礦區,他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想靠體力挖金,有的靠出賣靈肉,換得金錢。他們忠厚、執著、堅韌,對生命和前途各有夢想和期盼,在忍辱中求生。阿助作為兄長,呵護弟弟,亦照顧阿柔一家,卻成為礦山里的冤魂,淘黃金買地當自耕農成為泡影。宿命的阿柔,為把兩個亡夫遺孤拉扯大,她當雜工,供人泄欲,她沒有獲得尊敬,卻有一種母愛的天性和嫉惡如仇的性格。紅目仔由妓院的鴇母撫養長大,欲尋找到父親,以求找回對日本祖國的認同。環境使他養成逆來順受,善于察言觀色、逢迎他人的習性,有時自認是日本人而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當他找尋父親的夢想破滅,鐘情的富美子亦受盡凌辱,淪為妓女時,他與礦長同歸于盡,用復仇求得解脫;純真漂亮的富美子,未能幸免掛牌接客,她希望賺足錢贖身回琉球去為父母買艘自己的漁船,臨危之際,以身報答了阿屘的關愛……一種充滿著辛酸淚水的情愛。
為突顯特定人物在影片中的地位或景物的象征意義,導演常以強烈色彩穿插在影片當中。如富美子掛牌接客那晚,紅燈籠,紅襖,隱喻富美子心中潛著血淚;走廊、樓梯,每步走得那么艱難漫長。前后出現的映襯在翠綠的遠山和晴空萬里的藍天下,黃澄澄的油菜花海長在“無言的山丘”上,非但顯得艷麗無比,且充滿了活力和生氣,又帶著一種悲涼和凄絕,正好與劇中人物追求美好生活和希望破滅的強烈情感相吻合,猶如金礦雖出自最窮苦的山間,帶給黎民百姓的卻是一種虛幻。
上一篇:《無根的樹》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春蠶》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