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進來了,大廳里靜下來。
大廳里靜下來后,人們鼓起掌來,因為在靠邊的什么地方一位生來有權勢的先生,一位公眾的領袖帶頭鼓起了掌。他們雖然什么也沒有聽到,但是他們卻熱烈地鼓掌;因為一個強大的廣告機構已經為神童預先做了宣傳,知道他也好,不知道他也好,大家都被迷住了。
神童從一座富麗堂皇的屏風后面走出來,這座屏風全部繡著燦爛的花環和巨大的奇異的花朵。他敏捷地沿著階梯登上舞臺,沉浸在喝彩聲中,如像在沐浴的時候,有一陣寒意襲來,感到有些戰栗,但另一方面,他覺得周圍的氣氛非常親切友好。他站在舞臺的邊上,微笑著,好像有人要為他照相似的;他雖然是個男孩,但是他卻像少女那樣向大家招手致謝,顯得靦腆可愛。
他全身都穿著白綢的衣服,這事在大廳里引起一陣騷動。他上身穿一件剪裁得非常美妙的白綢短上衣,中間束著一根腰帶,甚至連他的鞋也是白綢做的。但是,同白綢褲子形成明顯對照的是兩條赤裸著的小腿,它們完全是棕色的;因為他是一個希臘男孩子。
他名叫比比·薩采拉費拉卡斯,這就是他的姓名。“比比”這個詞是那個名字的簡寫或昵稱,除了音樂會經理外,別的人誰也不知道,這位經理把這個看作是營業上的秘密。比比一頭黑發,梳得光光的,微帶棕色的突出前額上扎一條綢帶,頭發向兩邊分開,一直垂到雙肩。他長得像世界上一切孩子一樣善良的面容,小鼻子是那樣的稚嫩,小嘴巴是那樣的天真;只是他的烏黑的小眼睛下面的肌肉已經有些疲乏,并且有兩道特別的線條清晰地勾畫出來。他看起來好像9歲,實際上只有8歲,卻被說成7歲。人們自己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否相信他真的這樣小。也許他們知道得很清楚,卻仍然相信他只有7歲,有些時候,他們常常這樣做。他們想,說一點兒謊是一種美事。他們想,如果人們沒有一點善良的愿望,對一些事情馬虎一點的話,那么日常生活中哪里還會有虔敬的心情和贊揚呢?他們的頭腦想得完全對!
神童向大家致謝,一直到歡迎的掌聲停息下來為止;然后他走向鋼琴,人們向節目單最后看了一眼。第一個曲子是《莊嚴進行曲》,接著是《夢幻曲》,然后是《貓頭鷹與麻雀》,——所有這些都是由比比·薩采拉費拉卡斯演奏。節目單上全是他的節目,這些都是他創作的樂曲。他雖然還不能寫出來,但所有這些曲子都裝在他那異常聰慧的頭腦里;正如音樂會經理親自撰寫的廣告上認真地、客觀地所說明的那樣,這些曲子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必須給以足夠的評價??磥恚魳窌浝硎墙涍^艱苦的思想斗爭才克服他那批評的本性承認這一點的。
神童坐在轉椅上,努力把小腿伸到鋼琴的踏板上,這兩塊踏板靠著巧妙的裝置安裝得比一般的鋼琴高出許多,這樣比比才能夠得著。這是他自己的鋼琴,到什么地方都把它帶著走。這臺鋼琴放在木頭支架上,由于經常搬來搬去,它的光澤已經磨損得相當厲害;但是這一切只能使這件東西更加有趣。
比比把他的穿著白綢鞋的雙腳放到踏板上,然后露出一絲伶俐的表情,眼睛向前看著,舉起右手。這是一只棕色的天真的小手,但是手關節是強壯的,不像是孩子的樣子,完全可以看出訓練有素的指節骨來。
比比露出伶俐的表情是為了取悅于聽眾,因為他知道他必須表演,讓他們娛樂,讓他們高興。但是他在演奏時也自有一種特別的樂趣,一種不能言傳的樂趣。每當他坐到打開的鋼琴旁時,他就感到有一種不可言狀的幸福,他如醉如狂,不能自已,——他永遠不會喪失這種感情。鋼琴的鍵盤7個黑白相間的八度音,又一次呈現在他的面前,他在這個鍵盤上奏出的曲子時而激越昂揚,時而悲壯深沉,他自己的感情常常沉浸在樂曲中,隨著樂曲的變化而波動。而這鍵盤卻始終像一塊尚未涂抹過的畫板那樣潔凈無瑕。使他如此陶醉的是音樂,是整個擺在他面前的音樂!這音樂像迷人的大海在他的面前展開,他能夠跳進大海,非??鞓返赜斡荆媸嫣固?,自由自在,隨著海浪漂流,在暴風雨中被大浪吞沒,然而他卻始終能控制大海,駕馭大海,指揮大?!e起右手停在空中。
聽眾們屏聲息氣,大廳里寂靜無聲。大家都緊張地期待著他彈出第一個音……怎樣開始呢?是這樣開始的。比比用食指在鋼琴上彈出第一個音響,在中音階彈出一個意想不到的強有力的音響,就像吹奏的喇叭聲一樣。其余的手指跟著彈起來,樂曲就開始了,——人們聽得四肢都溶解了。
這是一間華麗的大廳,是在一家第一流的新式旅館中,墻上畫著玫瑰紅色的、肉色的彩畫,廳里有許多柱子,掛著鑲花邊的鏡子,天花板上、墻上、柱上各種燈不計其數,有傘形花序的,有束形的,放射出明亮的、金色的光線,把大廳照得如同白晝……所有的椅子全坐滿了人,甚至在兩邊過道和后面也都站滿了人。前排座位12個馬克一張票(因為音樂會經理醉心高價原則),坐著一排一排上流社會的先生和太太;上流社會對神童非常感興趣。那里面可以看到許多穿著軍服的人,許多穿著各色高級服裝的人……甚至還有一些孩子,他們有著很好的教養,兩條小腿從椅子上垂下來,眼睛里閃爍著光芒,注視著他們那穿著綢衣服的天才小伙伴……
前排左邊坐著神童的母親,一個極其肥胖的夫人。她的雙下巴搽滿脂粉,頭上插著一根羽毛,在她的旁邊坐著音樂會經理,一個東方型的先生,他的非常突出的襯衫袖口上裝飾著巨大的金紐扣。前排正中間坐著公主。她是一個瘦小的、布滿皺紋的、已經有些皺縮的老公主,她鼓勵資助感情細膩的藝術的發展。她坐在一張鋪著厚厚的天鵝絨的靠椅上,腳下鋪著波斯毯子。當她注視著神童演奏的時候,她把雙手緊緊地交疊在有灰色條紋的綢衣的胸前,頭側向一邊,顯示出一種高雅安寧的神態。在她的旁邊坐著女侍官,她穿著綠色條紋的綢衣。正因為她是穿綠色條紋綢衣的一位女侍官,所以她只能筆挺地坐著,不能靠到椅背上。
比比在極其緊湊的音樂之后結束了這一樂曲。這個孩子使出了多大的力氣彈奏這臺鋼琴??!人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莊嚴進行曲的樂旨在完全和諧的結構中,突然再一次迸發出有生氣的、熱情的旋律,音域寬闊和夸張,比比在彈奏每一個節拍時上身向后仰著,就像勝利地行進在慶祝游行的隊伍中一樣。然后他有力地結束了演奏,彎著身子向旁邊移動,從椅子的一邊下來,微笑地期待著聽眾的鼓掌喝彩。
喝彩聲突然響起來了,大家一致地、感動地、熱烈地鼓著掌;看喲,當這孩子像女人一般地致謝時,他的腰身多么柔軟可愛!鼓掌,鼓掌!等一會兒,現在我要摘下手套。好??!小薩柯費拉克斯,或者你的真名姓薩采拉費拉卡斯!——但是這真是一個機靈鬼!
比比從屏風后面出來謝幕三次,人們才平靜下來。一些最后來到的人,一些遲到者從后面往前擠,費力地在擠滿了人的大廳里找個合適的地方。然后音樂會又繼續進行。
比比輕輕地演奏了由一系列琶音組成的《夢幻曲》,在這些琶音上鼓動著微弱的翅膀升起一段小小的曲調;接著他又演奏了《貓頭鷹與麻雀》。這一首曲子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產生了激動人心的效果。這是一首真正的兒童樂曲,異常明白易懂。在低音中人們看見貓頭鷹棲息在那里,帶著迷糊的眼睛憤怒地輕輕地拍擊,同時在高音中人們看見麻雀輕佻地、膽怯地嗖嗖飛過,想要嘲弄那只貓頭鷹。這一首曲子演奏完后比比出來謝幕四次。一個旅館侍者穿著紐扣閃閃發光的衣服,把三個巨大的月桂花環送到舞臺上,從側面把花環遞到比比面前,比比向大家致意,表示感謝。甚至那位公主也鼓掌贊許,她非常溫柔地輕輕拍起她那薄薄的手掌,但是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這個精明干練的小家伙多么了解怎樣去招引這些掌聲啊!他在屏風后面遲遲不出來,他在那通向舞臺的階梯上停了一會,天真幼稚地看著花環上那五彩繽紛的緞帶,有些快樂,雖然這些東西早就已經使他感到厭煩了;他可愛地、猶豫地向大家致意,讓人們有足夠的時間,盡情喝彩鼓掌。他想《貓頭鷹與麻雀》是我的拿手好戲,這個詞他是從音樂會經理那兒學來的。然后要演奏一首幻想曲,這首曲子還要好得多,特別是那些升C音章節。但是你們都癡愛這首《貓頭鷹與麻雀》,你們這些聽眾;雖然這首曲子是我創作演奏的第一首也是最糟的曲子。他仍然親切地向大家致謝。
接著他演奏了一首沉思曲和一首練習曲;——說真的,節目相當豐富。那沉思曲演奏得同《夢幻曲》非常相像,對于它也是無可指摘的;比比在彈奏練習曲時顯示了熟練的技巧,順便說一下,他的熟練技巧比起他的天才來還是略遜一籌。然后就演奏幻想曲了。這是他最心愛的樂曲。他演奏這首曲子,每一次都有些不同,他很自由地彈著,有時晚會非常成功,他靈感一來,會演奏出許多新的東西,連他自己都感到驚訝。
他坐著,演奏著,在巨大的、黑色的鋼琴面前他是那樣瘦小,而且發出白色的閃光,他一個人被挑選出來坐在舞臺上,舞臺下黑糊糊一片,坐著數不清的人群,這眾多的聽眾僅僅只有一個抑郁而滯重的靈魂,現在他要以他一個人的、出眾的靈魂去影響這個靈魂……他那柔軟的、黑色的頭發同白綢帶子一起垂到前額,他那節骨強壯的、訓練有素的手腕在演奏著,人們看見他那棕色的、孩子般的面頰在顫動。
有時在忘卻一切和孤寂的瞬間,他那奇異的、黯淡無神的小眼睛向旁邊掃去,從聽眾那里漸漸移到他旁邊的畫著彩畫的墻壁上,他的眼睛似乎穿過墻壁,凝望著那描繪著眾多事件的、充滿模糊生活的遠方。然后他的眼角一動,把目光從墻上移回大廳,他又在人們的面前了。
“哀訴和歡呼,飛升和沉淪,……我的幻想曲!”比比非常親切地想著,“聽啊,現在的節拍是升C大調!”他讓這個延長下去,演奏升C音。他們是否注意到這點?。苦?,不會,絕不可能,他們是不會注意到這點的!所以他至少要做一個好看的翻眼,抬眼望著天花板,以引起他們的注意。
人們一長排一長排的坐著,目不轉睛地看著神童。在他們的頭腦里也有著各種各樣的想法。一位長著白胡子的老先生,食指上戴一只印章戒指,他的禿頭上生著一個球狀的肉瘤,一個贅疣。他心里想道:“還沒有把《從普法爾茨選帝侯領地來的三個獵人》演奏好,就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坐在這里看這個小家伙演奏這么奇妙的樂曲,說實在的,真該感到羞愧。不過,這是天意。上帝分配他的禮物,誰也沒有法子,再說,做一個普通的人,也不是什么可恥的事。這有點像襁褓中的耶穌一樣,在一個小孩面前鞠躬跪拜,不必羞恥。這使人多么地舒服啊!”——他不敢想: 這是多么甜蜜可愛??!——“甜蜜可愛”這個詞對于一個健壯的老先生來說是有失體面的。但是他是感到甜蜜!他到底還是感覺到了!
“藝術……”那長著鸚鵡鼻子的商人想道,“是的,自然啰,藝術給生活帶來一點閃光,帶來悅耳的聲音和白色的綢子。而且收入也不錯。你看50個座位,每個座位12馬克,單單這些就已經是600馬克,——此外,還有次等座位??鄢髲d的租金、電燈費和印節目單的費用,至少可凈賺1000馬克。這些都進了他們的腰包了。”
“對了,他剛才演奏的是肖邦的曲子!”鋼琴女教師想道。她是個尖鼻子女人,到了她這個年紀,她已不想入非非,也不抱奢望了,但她的理解力卻越來越敏銳?!叭藗兛梢哉f,他不是沒有一點小錯誤的。以后我要說: 他是有一點錯誤的。但是聽起來確實很好。此外,他的指法是完全沒有受過指教的。手背上應該能放一枚塔勒……我要用尺子去量量?!?/p>
一個年輕的姑娘,看起來非常蒼白,正是對什么都好奇的年齡,在這樣的年齡人們很容易產生一些美妙的想法,她暗自想道:“這是什么!他在那里演奏的是什么?。∷葑嗟氖菬崆?!難道真是個孩子?!如果他來和我接吻,這就像我的小弟弟來吻我一樣,——那不是接吻。難道有一種完全獨立存在的熱情,一種自在之物的熱情,不是寄托在塵世俗物的熱情,純粹是熱情的孩子的曲子?……好啊,如果我把這些話大聲地說出來,人們就要給我吃補藥,世界就是這樣?!?/p>
有一位軍官靠著一根柱子站著。他看著演出成功的比比想道:“你有出息,我也有出息,各自方式不同罷了!”他把腳后跟碰在一起,做了一個立正的姿勢,他向神童表示尊敬,一切有權勢的人他都尊敬。
那位批評家年近花甲,穿著發光的黑色上衣和向上翻卷的濺污了的褲子,他坐在他的免票席上想道:“你們看他,看這個比比,看這個頑童!作為人,他還是個小孩,還要成長,但是作為一個典型,作為藝術家的典型,他是完全成熟了。他集藝術家的尊貴、無恥、欺騙、藐視、自我陶醉、神圣的靈感于一身。但是,我不能把這些話寫下來;他太好了。啊,如果我不把這一切看得這樣透徹的話,請你們相信,我早就成為一個藝術家了……”
這時神童演奏完畢,大廳里響起了一陣暴風雨般的掌聲。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從屏風后面出來謝幕。那衣服上有著閃閃發光的紐扣的侍者又拿來了新的花環,這次是四個月桂花環、一個紫羅蘭花環和一束玫瑰花。他沒有三頭六臂,不能把所有的饋贈都交給神童,因此音樂會經理親自走上舞臺去幫助他。經理取了一個月桂花環掛到比比頸項上,他還很親切地撫摸了一下神童的黑發。突然間,好像被征服了的一樣,他彎下腰來,給了神童一個親吻,一個響亮的親吻,正好親在他的嘴上。這時,那掌聲變成一場12級風暴。這個親吻如電流一樣傳遍整個大廳,人們像觸電那樣極度興奮,大家禁不住狂呼起來。高聲的歡呼混合到狂暴的鼓掌聲中。有幾個和比比一般大的小朋友在下面揮動他們的手帕……但是那位批評家想道:“自然啰,這音樂會經理肯定要親吻的。真是老一套滑稽戲,招徠聽眾罷了。哎,上帝啊,他們不能把這一切都看透,有什么辦法!”
于是神童的音樂會結束了。從7點半開始到8點半完畢。舞臺上放滿了花環,鋼琴的燈座上放著兩個小花盆。比比的演奏的最后一個節目是《希臘狂想曲》,結束時轉入希臘的贊歌,他的那些參加音樂會的同胞都非常高興,如果這不是一個高雅的音樂會的話,他們真要一塊兒唱起來。作為補償,他們在結束時拼命地鼓噪起來,這是一場充滿熱情的喧鬧,顯示了他們強烈的民族意識。但是那位年老的批評家卻想道:“自然啰,他肯定要演奏這首贊歌的。他彈著彈著就彈起別的曲子來,什么鼓動的手段都不放過。我要寫篇文章,說這不是藝術。但是也許這卻正是藝術。藝術家到底是什么?一個滑稽的角色吧。批評才是最高級的。但是我可不能把這些寫下來。”他穿著濺污了的褲子離開了。
第九次或者第十次出來謝幕之后,那激動的神童不再回到屏風后面去了,他走下舞臺來到聽眾席,走到他媽媽和音樂會經理的身邊。人們在凌亂的椅子中間站著,鼓著掌,許多人擠到前面去看比比。有一些人也想去看一下公主: 于是在舞臺前圍著神童和圍著公主形成了兩個密密的圈子,人們還真不知道,他們兩人中是誰把大家吸引過來圍成圈子的。但是女侍官根據公主的命令走向比比,她拉拉他,弄平他的綢上衣,為了使他能夠覲見;她挽著他的手臂來到公主面前,并認真地指點他,叫他去吻公主殿下的手?!昂⒆?,你是怎樣演奏得這樣好的?”公主問道,“你坐下去的時候,樂曲就自然地來到你的手邊?”——“是的,夫人。”比比回答道。但是他心里卻想道:“啊,你這個愚蠢的老公主……!”于是他靦腆地、禮貌不周地轉過身去,又回到他的親屬身邊。
外面衣帽間密密地擠滿了人。有人高高地舉起他的取衣物的號牌,有人張開手臂從柜臺上面接過皮大衣、圍巾和膠鞋。那鋼琴女教師站在某個地方的熟人中間,正在批評“他有點小錯誤”,她大聲地說著,同時向四下看了一眼……
在一面巨大的壁鏡前面有一位年輕的高貴太太讓她的兄弟、兩位少尉替她穿大衣和皮靴。她美麗極了,藍湛湛的眼睛水汪汪的,純種的臉龐非常清秀,是一位真正的貴族小姐。她穿好衣服,等著她的兄弟?!安灰阽R子面前站得那樣久,阿道爾夫!”她輕輕地說道。她對其中的一位有些生氣,因為他望著鏡子中他的美麗的樸實的臉好像不愿分離。現在好了!阿道爾夫少尉在得到她的惠允以后,可以在鏡子前面去扣他的雙排扣大衣的紐扣!——然后他們就走出去了,外面街上弧光燈在雪霧中昏暗地閃耀著,阿道爾夫少尉一邊走一邊開始擺動著身體,他把大衣領子翻了上來,兩手插在大衣的斜口袋里,在那凍得很堅硬的雪地上,跳了一小段黑人舞蹈,因為天氣太冷了。
“一個小孩!”那位頭發蓬亂的姑娘想道,她由一位憂郁的少年陪伴跟在他們的后面走著?!耙粋€可愛的孩子!那里面有一個值得敬佩的……”她大聲地、單調無味地說道,“我們大家都是神童,我們都是創造者?!?/p>
“怎么!”那位沒有把《從普法爾茨選帝侯領地來的三個獵人》這首曲子演奏好的老先生想道,他的肉瘤現在是被大禮帽遮蓋住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照我看來,這不過是一種神諭而已?!?/p>
但是那位憂郁的少年了解那位姑娘說的話,他慢慢地點點頭。
然后他們就沉默了,那位頭發蓬亂的姑娘目送著三位高貴的姐弟離去。她鄙視他們,但還是目送著他們離去,一直到街道轉彎處消失為止。
(孫坤榮 譯)
注釋:
塔勒: 德國舊時的一種銀幣名。
神諭: 原文Pythia,譯音為“彼提阿”,古希臘女教士的名字,以預言著稱。
【賞析】
對沉浸在音樂世界的演奏者比比而言,臺上臺下其實是一個世界——虛偽透頂的世界。瘦小萎縮的老公主便是這個世界的代表,這是一個必然沒落的世界。為了表現自己的優雅,她造作地輕輕鼓掌,但其瘦弱的、單薄的手掌壓根兒拍不出一丁點兒聲音。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那點小心思。在這個世界里藝術早已淪為笑柄,音樂變成了金錢、權勢、名譽、妒忌的奴隸,淪為這個世界的犧牲品。
但是畢竟藝術的生命在年僅8歲的比比這里延續了。雖然他不過是音樂會經理用來賺錢的工具,以“高度的藝術價值”之名評判其創作和演奏;雖然趨之若鶩的“藝術欣賞者”認的是天才和神童的美譽,圖的是表現自己的高雅趣味;雖然藝術不過是比比母親雙下巴上的香粉和頭上的羽毛,商人的眼里的白綢子和一千馬克的收入,鋼琴教師的妒忌和挑剔,年輕女子的情欲,老年人的自我安慰……但是真正的藝術是靈魂,是生命。正是藝術讓這個年幼的孩子,用靈魂主導臺下這些密密麻麻的沒有精神的肉體。他早已厭煩了人們的稱贊,但是他是那么愉快,一切源于鋼琴帶給他巨大的快樂。他一邊在音樂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同時還控制著臺下木偶般的世界。他知道如何表演,如何控制觀眾的情緒,如何讓他們更加狂熱地期待。他在臺上表演,眾人在臺下表演,這就是世界。他主宰了整個世界。或者他是牽線的主宰,臺下不過是一群木偶,翩翩起舞,各司其職。
托馬斯·曼眼里,藝術是向導,引導人們了解和認識自我。但是在物欲橫流的世界里,藝術被庸俗化,藝術家被金錢化,這是悲劇的根源。這個一度沉浸在音樂、哲學中不能自拔的清高民族,突然之間被平庸、務實的商人和金錢所主宰,藝術的生命在金錢的泛濫中幾近終結。《神童》的寫作只是序幕,這種探討貫穿了托馬斯·曼的一生。藝術如舞臺上的比比,在這個充斥著金錢和權勢的腐敗社會中,只是玩偶般滿足人們精神上的空虛。這時候音樂和所有的藝術一樣是軟弱的、無力的,難以對抗物質世界的濁流。在無人能真正地欣賞藝術的時候,比比的演奏是否可以稱為藝術也成了未知數。顯然此時,藝術已無法拯救人們的精神。
正如多年以后黑塞在《藝術家》中所言:
我多年來熱烈地搞出的創作,
在嘈雜的市場上面展出,
快活的世人輕率地走了過去,
笑著,稱贊著,覺得一切都不錯。
沒有一個人知道,世人笑哈哈
給我加在頭上的可喜的花冠,
耗盡我的生命的力量和光華,
唉,我作出的犧牲真是徒然。
有多少人能讀懂藝術家的創作呢?他們深邃的思想湮沒在世俗的濁流中,失去光彩。但是托馬斯·曼始終是樂觀的,他相信藝術的生命力,始終維護藝術的尊嚴。在他看來,人類的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終究會完美地融合,藝術就是這個道路上的向導。盡管比比的音樂靈魂無法對抗舞臺之外的世界,在音樂響起的時刻,他的演奏已經控制了失去靈魂的臺下世界。藝術就是這個物質世界的神童。
(石梅芳)
上一篇:《短記·契訶夫》
下一篇:《禁欲·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