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旋門》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德國作家雷馬克(1898—1970)的長篇小說。法西斯統治德國時期,德國一位醫術高明的外科醫生雷維克因藏匿和救助過兩位遭納粹通緝的朋友而被關進集中營。后來,他逃到巴黎,埋名隱姓,代替一家醫院的一個庸醫做手術,從中獲得十分之一的報酬。一天,雷維克在巴黎凱旋門附近碰見一位德國女子瓊恩,她也是一個流亡者。相處一段后他們之間產生了愛情。然而雷維克卻盡量避免與她談及愛情。因為他還有一樁心事:雷維克曾被蓋世太保以反政府罪關進集中營,在那里受盡了酷刑。他的妻子希比爾被蓋世太保的劊子手哈克逼得上了吊……。一天,雷維克正在一家咖啡館里悶坐,突然,他看見了哈克,急忙起身追趕。可是,哈克已消失在人群里。雷維克有些緊張地一邊為一家婦女外科醫院工作,一邊繼續留心哈克的行蹤。一天,雷維克在一家飯館進餐時,又看見哈克也在那里吃飯。哈克沒有認出他,反而把他當成蓋世太保的人。雷維克將計就計,答應幫哈克找一家有名的妓院,以便將他騙到僻靜處殺死。可是哈克因要回柏林,只好等待第二次機會(哈克約雷維克兩周后相見)。在這兩周內,雷維克吃不香、睡不甜,連對心愛的瓊恩也盡量回避。15天后,雷維克機智地將重來巴黎的哈克騙到郊外的小樹林中處死。可是與此同時,瓊恩也被巴黎一個花花公子因惡作劇開槍打死。雷維克悲痛欲絕。正在這仇人和親人同時死去的特殊悲劇氣氛中,雷維克又被法國當局送上大囚車,和其他流亡者一起通過凱旋門,進了法國的集中營。因為法國對德國“宣戰”了。
《凱旋門》的藝術特點是平易中見偉大。小說主人公是一位流亡者,他在巴黎的出入場所,除了為一家大醫院代替一名庸醫動手術外,就只能在下等咖啡館,下等妓院為可憐的賣笑女子治病了,接觸的也大部分是流亡者和法國下層勞動人民。因此,這部小說的藝術風格是與人物的社會地位和特殊處境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平易、樸實、甚至有些粗俗;對環境的描寫、人物外貌和心理的刻畫,以及人物對話的處理都是與此緊密相聯。然而,平易樸實中卻產生了“偉大”:下層人物粗俗的談吐、自私甚至有些卑鄙的內心獨白,使讀者得出的結論不是對人物的鄙薄,而是深切的同情和對法西斯迫害狂的憎恨。
上一篇:《農民》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切爾卡什》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