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氏的肖像》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新小說派女作家薩洛特(1902— )的代表作。小說的主人公是敘述者自己即“無名氏”,他的任務就是懷著時刻變異的心情去監(jiān)測一對平庸父女生活中的“心電圖”。一個葛朗臺式的父親,把女兒和他自己都關閉在稱為馬朗比亞的深宅大院里,他想盡方法克扣女兒的用度,女兒不時流露出不滿和失望的情緒,父女感情因此弄得很壞。后來女兒嫁給了一個有錢的丈夫,父女之間才恢復了正常的感情。父女之間的一舉一動,都被第三者無名氏窺視著、追蹤著。這個“無名氏”像一個“密探”在執(zhí)行任務,那對父女像生活中的“犯人”到處被“追捕”著,雙方的心理、言行在瞬間的“心電圖”上被刻劃得淋漓盡致。
小說主人公無名氏,代表的是當今西方社會中對人們生活進行監(jiān)測、窺視的一種無形的力量,也是人們心理受到壓抑的根由之一。無名氏和那對父女之間的關系,說明了在當今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已在“赤裸裸的利害關系”之上,又加上一層相互隔膜、而又相互窺視的不可名狀的關系,“一切都被扭曲了”。
小說的突出藝術特點是瞬間的心理描寫。父親克扣女兒用度時的狠毒而又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內心變化,女兒對父親葛朗臺似的吝嗇行為慍怨兼而有之的情感,以及“無名氏”在追蹤他們內心變化時的若有所失、若有所得的心理上的起伏跌宕,都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薩洛特曾特別強調她的內心描寫的獨到之處:“我沒有像普魯斯特那樣對內心進行描繪性和分析性的描寫,我與沃爾夫、喬伊斯也有不同,他們寫的都是內心獨白,而我不僅寫內心獨白,而且還寫內心獨白的前奏,即內心獨白前一瞬間的心理活動。”新小說往往以“物”取代“人”的地位,以場景描寫代替故事情節(jié);時序顛倒,空間觀念被打破,作家敘事為所欲為,并要求讀者參與創(chuàng)作。《無名氏的肖像》明顯地體現了上述這些特點。
上一篇:《散文詩》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日子》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