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甫蓋尼·奧涅金》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作者:[俄]普希金
類型:詩體小說
背景搜索
普希金
本書成書于1820年—1830年。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1837)出身俄羅斯貴族世家,少年時即聰慧過人。1820年春,因為寫作《自由頌》等詩篇諷刺沙皇專制統治、歌頌自由、鼓吹革命,年僅21歲的普希金被當局判處流放南方。在流放中,長年生活在城市的普希金真正親密接觸了俄羅斯的鄉村,萌生了《奧涅金》的最初靈感。之后的流放和旅行,從敖德薩到米海洛夫斯科耶村,從彼得堡到波爾金諾,俄羅斯的鄉村和城市、美好與罪惡,無不激蕩著詩人的心靈,豐富著《奧涅金》的內涵。《奧涅金》“是一部可以稱之為俄羅斯生活百科全書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也是俄羅斯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1837年,陰謀家們挑起了普希金與法國流亡分子丹特士的決斗,為捍衛尊嚴,詩人挺身而出,在荒唐的決斗中結束了尚未充分展開的光輝的生命。
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馮春翻譯的《葉甫蓋尼·奧涅金》,以及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呂熒翻譯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均是較好的譯本。
內容精要
奧涅金是一個俄羅斯貴族青年,聰明機智,風流倜儻,深得太太小姐的喜歡。然而,在宮廷沙龍、舞會、音樂會里魚一樣游來游去的奧涅金,卻在骨子里瞧不起身處的“爛魚塘”。他常常以自己的俊俏、殷勤和俏皮引逗得貴族小姐春心蕩漾,卻在魚兒上鉤之際轉身開溜。他不愿受庸俗婚姻的束縛,也看不上他的情感俘虜。他只想證明自己的魅力。對社交的厭倦使他鉆進了書齋,他讀各種各樣的書籍,尤其喜歡拜倫。他夢想做一個詩人,卻又久久寫不出一個字。
父親病故了,奧涅金突然發現自己處在經濟崩潰的邊緣。但旋即又傳來喜訊:鄉下的伯父死了,留給他大筆財產。奧涅金匆匆趕到伯父的莊園,葬禮之后,作為新領主,他住了下來。鄉村使他感覺非常新鮮。但沒多久,他就又厭倦了。他嘗試著用輕微的地租代替農奴繁重的徭役,卻被周圍的鄉紳視為不懂禮貌的、危險的人物。他也懶得和他們交往。孤寂中,一個年輕的鄉紳——剛從德國返鄉的連斯基滿腔熱情地走進了奧涅金死水般的生活,激起層層漣漪。兩人你來我往,談古論今,談最新的哲學、社會學,談英國浪漫派。
某一天,連斯基邀請奧涅金共赴女友奧麗加家的聚會。在聚會中,奧涅金的翩翩風度點燃了外表沉靜如水的達吉雅娜內心的愛火。一個不眠之夜過后,達吉雅娜給奧涅金寫了封信,勇敢地表白了自己的愛情。但冷酷的奧涅金依然冷酷,他輕看了一個鄉村少女的炙烈情感。幾天之后,他以自己只能帶給人痛苦為由婉言拒絕了她。
達吉雅娜日漸憔悴,奧涅金依然孤獨。連斯基和活潑可愛的奧麗加的婚期卻逼近了。熱戀中的連斯基再次邀請奧涅金去參加達吉雅娜的命名日聚會。也許出于禮貌。也許掛念被自己拒絕的純潔的姑娘,又加上連斯基說保證那天不會有烏七八糟的客人,奧涅金答應了。
然而,命名日的聚會卻十分的隆重。軍樂隊和眾鄉紳以及不入流的詩人都來了。奧涅金感覺自己被連斯基愚弄了,決定小小地給他一個報復。他頻頻邀請奧麗加共舞,甜言蜜語向她獻媚,奧麗加被哄得飄飄然不知所以,竟拒絕了早已醋性大發的未婚夫的共舞請求。連斯基憤怒之極,奪門而出,派人向奧涅金下了決斗書。一天之后,年僅18歲的連斯基在決斗中喪生。奧涅金懊悔痛苦,遂離開了莊園四處云游。奧麗加哭了幾天,抹掉眼淚后,嫁給了一個槍騎兵。達吉雅娜也明白了不久前自己的噩夢,憂愁、相思中她長久徘徊在溪流、田野和山林之間。
兩年后,漂泊已久一事無成的奧涅金回到了彼得堡。他驚奇地發現,昔日的淳樸村姑達吉雅娜已經成為某公爵夫人,成了上流社會社交界一顆耀眼的明星。奧涅金被達吉雅娜的儀態萬方激起了滿腔熱情,他不斷向她發出求愛的信號,試圖重新擁有她。達吉雅娜卻久久沒有回音。焦急難耐的奧涅金最終忍不住,直奔公爵府,求見達吉雅娜。
看著跪在腳下的昔日的心上人,達吉雅娜心潮澎湃:我愛你,這不必否認。但你必須尊重我。我已經結婚,我要忠于自己的丈夫。
知名篇章
達吉雅娜向奧涅金發出求愛信后,焦急萬分,期待著那關鍵的時刻。以下選文對一個初戀少女的情懷作了極富天才的刻畫,其間,有家庭的溫馨,有民歌的淳樸,有田野的舒緩,有少女的心跳,還有隱隱飄來的命運的陰影,合奏出一首優美動人的古典協奏曲。
三六
可一天過去了,沒有見到答復。
第二天又來了,還是沒有回音。
她蒼白得像幽靈,一早穿好衣裳,
達吉雅娜等待著:何時會來信?
奧麗加的愛人翩翩來到了。
“請問您那位朋友在哪里?”
主婦對他提出一個問題:
“他簡直已完全把我們忘記。”
達吉雅娜臉上一熱,顫栗起來。
“他說過今天要來做客,”
連斯基回答老婦人說,
“大概是因為信件耽擱。”
達吉雅娜垂下她的眼瞼,
好像聽到了惡意的責難。
三七
黃昏來臨,桌上燈光閃閃,
燒晚茶的茶炊咝咝作響,
燙熱著中國的細瓷茶壺,
輕輕的水汽在它下面飄蕩。
奧麗加親手給大家倒茶,
香氣馥郁的茶水像一股
濃黑的水流斟入了茶碗,
小廝還雙手送上了凝乳;
達吉雅娜呆呆地站在窗前,
對著冰冷的玻璃窗呼吸,
我的寶貝,她默默地想著心事,
輕輕地劃動著細嫩的手指,
在蒙著霧氣的玻璃窗上面,
寫上心愛的奧和葉兩個字。
(選自《葉甫蓋尼·奧涅金》,馮春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妙語佳句
上天讓我們習慣于各種事物,/就是用它來代替幸福。
她總是那么謙和,那么溫順,/總是像早晨一樣充滿歡欣。
對女人我們愈顯得冷淡,/愈容易取得她們的歡心,/而且更能夠牢牢地用那/誘惑的羅網來毀掉她們。
閱讀指導
普希金是俄羅斯文學史上屈指可數的天才詩人之一,俄國現代文學的鼻祖。他的天才詩作,是俄羅斯“黃金時代”的巔峰,影響著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及讀者。美國當代俄裔著名作家納博科夫說法更為精當:普希金的血液流遍了整個俄羅斯文學,就像莎士比亞的血液之于英國文學一樣。《葉甫蓋尼·奧涅金》就是這位天才詩人傳誦至今流傳最廣的詩作名篇。
在這部詩體長篇小說中,普希金成功塑造了俄羅斯文學史上第一個“多余人”形象——奧涅金。貴族出身,教育良好,聰穎機智,風流倜儻,有抱負卻流于空想,缺乏堅強的意志力和行動力,厭惡貴族的腐朽卻又難以根本離開它,游離于腐朽的貴族圈卻又不能融入新生的革命隊伍。如此種種,使奧涅金對于當時俄國社會的諸層面都成為一個局外人、多余人。普希金敏銳地把握了近代俄國社會變革的脈搏和獨特現象,并藝術地表現了出來。在此之后,才有了“畢巧林”、“羅亭”等,站成長長的一排,形象地展示著俄國由貴族革命向平民革命歷史轉換中貴族的漸趨沒落。
奧涅金的愛情悲劇,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對庸常的厭惡,對空想的追逐,使奧涅金喪失了對婚姻和家庭的興趣和信念,他以空想的高傲拒絕了淳樸的達吉雅娜的熱烈愛情,卻又在空想破滅后,復又為情所困,向已為人婦的達吉雅娜求愛,重新狹隘地以個人感情的滿足作為最后的救命稻草。跪下后的奧涅金已經比當年傲然而立的奧涅金矮了許多。
女主人公達吉雅娜的形象,集中了優秀俄羅斯婦女的種種德行,成為俄羅斯文學史上最光輝動人的女性之一。她美麗善良,敏感多思,是俄羅斯鄉村大地真正的精靈。她敢于向高傲的奧涅金大膽表白自己的愛情,并力圖在精神上去了解自己的心愛。她的初戀是少女的心動,也在至深處感染著俄羅斯的歷史厚重。這種精神的愛情開始了俄羅斯文學的偉大傳統。
《葉甫蓋尼·奧涅金》是一部詩體長篇小說,是俄羅斯文學由韻文時代向散文時代過渡的產物。優美的旋律,動人的故事,使其成為俄語語言文學的經典。相當一部分抒情插筆的存在,是這部詩體小說的外在形式特征之一。“抒情詩人”的廣闊視野和精當的議論,豐富了詩篇的內涵,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閱讀建議
本書值得反復閱讀。作為俄羅斯文學史上“多余人”鏈條的第一環,奧涅金的形象需要重點把握。
上一篇:《變形記》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呼嘯山莊》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