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1713—1784)的書信體小說。蘇珊·西蒙南是一個律師的女兒。她天真純潔,熱愛生活。不幸的是,她是母親的私生女兒,父母和兩個姐姐都不喜歡她,強迫她進修道院當了修女。蘇珊不甘心一輩子過與世隔絕的生活,向法院上訴,要求脫離修道院。訴訟失敗了,修道院迫害她,幾乎把她折磨致死。后來,她在一個教士的欺騙下,和他一起逃出修道院。在逃往巴黎途中,教士兇相畢露,要玷污蘇珊。蘇珊感到處境險惡,想法只身逃到巴黎,在一個洗衣婦家里當幫工。小說全部是蘇珊寫給科瓦馬爾侯爵的自述,希望得到他的同情和幫助。
小說通過蘇珊為爭取自由而對封建社會和天主教會進行的一場激烈斗爭,揭露修道院的禁欲主義生活、嚴酷的教規以及肆意虐待修女的罪行。蘇珊先后經歷過三個修道院,女院長都是一些偽善、陰險的人物,還有誘拐蘇珊逃出修道院的教士也是一個淫邪下流的家伙。作者通過這些宗教上層人士的罪惡活動,無情地揭露了修道院陰森可怖的內幕。修道院之所以能肆無忌憚地迫害修女,是因為封建法律對教會的偏袒。蘇珊逃出修道院,但未能逃出法律的追捕,迫使她改名換姓,流落巴黎。小說還對18世紀中葉,法國社會道德普遍敗壞,金錢摧毀了高尚的人類感情的罪惡進行了揭露。蘇珊是一個私生子,受到全家的歧視。為了不讓她分享遺產,父母和兩個姐姐才強迫她出家,斷送了她的幸福生活。資產階級家庭的金錢關系至此已暴露無余。
整個小說是蘇珊的自述,儼然是一封封對專制制度和教會的控訴書。作者在塑造反面人物方面,不是漫畫式地刻畫人物,而是通過人物的言行去揭露其內心的丑惡,因而描繪得特別深刻。作品結構緊湊,情節引人入勝,矛盾沖突尖銳集中,有較強的現實主義戰斗精神。
上一篇:《俄狄浦斯王》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決斗》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