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與春天》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印度烏爾都語作家密爾·阿門(1745—1806)的名作。作品取材于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古羅馬國王阿扎德·巴赫特治國有方,國泰民安,但他后繼無人,憂心忡忡。一次私訪,偶遇四僧,暗中聞其私議。翌日差人召四僧進宮。王與其中二僧各敘經(jīng)歷。敘罷,后宮傳來王后生子喜訊,王欣喜若狂。但當備宴慶祝時,王子突然不翼而飛。經(jīng)一番周折,始知天國夏赫巴爾神王亦生一女,希望與羅馬王結(jié)親,于是眾人轉(zhuǎn)悲為喜。阿扎德·巴赫特應(yīng)邀飛往天國,天地兩國喜結(jié)姻緣。在阿扎德·巴赫特國王和夏赫巴爾神王的幫助下,四位僧人亦各自尋回心愛的人。
全書通過一個主要故事引出其他近20個故事。這些故事有描寫剛直不阿、直言進諫的宰相的;有敘述伸張正義、實事求是的使臣的;有贊美沖破宗教觀念、爭取男女平等的少女的;有頌揚善良純樸的平民百姓的;也有譴責國王痛斥薄情郎的。作品具有濃厚的民間文學色彩,注重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善于設(shè)置懸念,讀來引人入勝,頗有興味;常使用對比手法,使善更善,惡更惡,愛憎分明,效果強烈;而且語言通俗,為烏爾都語散文的先聲。
上一篇:《艾米莉亞·迦洛蒂》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茵夢湖》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