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卡蒙斯《有誰能告訴我》愛情詩鑒賞
〔葡萄牙〕卡蒙斯
有誰能告訴我
愛情在哪兒產生,
是誰把愛情播種?
是我播下了愛情,
也埋下了禍種。
播下的是愛,
得到的卻是受人愚弄。
在我這一生中,
還不曾見過哪一個男子
得到過他播種的愛情。
我看到盛開的花朵,
四周荊棘叢生,
花兒雖然鮮艷奪目,
對人生卻如此無情。
孤獨的人兒依花為生,
此時此地,如此不幸。
我勞而無獲,
到頭來兩手空空,
播下種子一粒,
卻收得痛苦終生。
我從未經歷過這種愛情,
它始終如一,
從沒有痛苦產生。
(肖佳平 譯)
愛情,遠非是頭頂一片永湛的藍天。蘇聯詩人錫巴喬夫說:“愛情是一支美妙的歌,而歌是不容易編好的”,“在愛情中找安寧的人未免天真”。是的,愛情得到也好,失去也罷,之于人的情緒體驗更多的是一份無奈的痛苦與哀愁。甜蜜的相戀總拌著一份甜蜜的哀愁,裂心的情別,更充溢著裂心的苦楚,于是相戀苦、離戀痛成為擁有與失去時的兩種至深的情感滋味。卡蒙斯的《有誰能告訴我》正是描述一個離戀者的至苦至痛的。一個播撒了愛情種子者,頭頂的一塊天忽地布滿云霾,暴風雨摧殘了他心中愛的嬌花,朝花月夕般的心園境界忽地置變作陰郁騷動的海面,卷起一層層悶悒苦澀的濤:“有誰能告訴我”——“有誰能告訴我/愛情在哪兒產生,/是誰把愛情播種?”詩的第一節,起筆切題,口氣迫急,追索再三,表現了失戀者情緒的痛苦、失望、憤激乃至一定程度的張皇無主,使人感到這顆因痛苦而顫栗的靈魂曾對愛情所作的全生命的投入,投入的全生命。
“是我埋下了愛情/也埋下了禍種。/播下的是愛,/得到的卻是受人愚弄?!北嗪舾妫匪骺噗?,卻原來愛情的苦酒原是自己親手釀就,原是自己做了一次收獲“失落”的愛的勞作。詩的第二節與第一節自設自答,構成一種強烈的渲泄氛圍,自怨自艾,隱泄著怨天尤人。然而怨也好恨也罷,緣是投入太深罷。愛之深則怨之切,摯熾的投入者一經離戀才會有這般深受傷害的憤激。詩人用寥寥幾語,使一個熱烈、迷誠、純摯、憨直的獨特的男性戀愛者形象躍然紙上,捧著一顆因怨憾而啼血的心。“在我這一生中,/還不曾見過哪一個男子/得到過他播種的愛情。”由己推人,類而廣之,詩人站在男性的立場上痛呼出男性戀者們的共同悲哀。一顆心靈因受傷而傾斜,因傾斜而生失望的荊棘,于是結出偏激的詩果。而這種不是超然而是愚誠,不是崇高而是世俗,不是寬宥而是計較的口氣與態度正是從獨特的心軌流向展示了一個男性對愛情的執著、刻求、真摯、投入。也許是懷抱理想主義的愛情追求原則,也許是與相愛者的情感錯軌,也許是種種相戀者本人也說不清道不白的原因,致使這個愛的追求者在愛中沉浮,終不能如意,于是便在詩中伸張出不能自在的情懷。
詩的第三節是通過象征意象傳述情夢難圓的苦衷:“我看到盛開的花朵,/四周荊棘叢生,/花兒雖然鮮艷奪目,/對人生卻如此無情?!币曰ㄓ鲪廴?,以花喻愛情,以荊棘象征了愛情中隱伏的種種不適的因素,于是,盡管人們都念眷愛情,都渴慕愛情,都向往獲得愛情,但越是美好的便越是難得的,“花兒……鮮艷奪目”,卻因難以獲取而凋零著一顆顆求索者的心?!肮陋毜娜藘?依花為生,/此時此地,如此不幸”。愛情的失落,把人的心靈推入蕭條、寂冷的境地,“依花為生”者一旦眼前失卻了花色的亮麗,必然陷入莫名的悲戚。而“依花為生”,一語點破心機。這是一個把愛當作生命支點的男性戀者,這是一介以愛情活潤著生機的生命,也便難怪他在別戀時能有這般的沉苦與深痛了。
詩的最后一節與第一節回旋照應,又在為自己播種愛情而發出辛酸的慨嘆:“我勞而無獲,/到頭來兩手空空,/播下種子一粒,/卻收得痛苦終生。”怨尤中體現出他對愛情投入的專誠。一次錯軌的愛情,勞得他苦痛終生。無以自拔,悲哀落寞的情緒彌散在詩里行間。“我從未經歷過這種愛情,/它始終如一,/從沒有痛苦產生?!痹娙藦奈⑻幝淠赶蚝暧^,從個人體歷指向人類整體情緒經驗,反照出一個哲理的命題:沒有痛苦的愛情是不存在的,愛之花必定開放在種種苦痛之中。
全詩由一個“怨”字結成。詩人曲曲折折回呼復告,婉嘆迭感的都是一個揮不去、解不開的“怨”字。然而詩人怨而不悔,憾而不棄,一顆心絕沒有因痛苦而麻木,因失望而沉淪,盡管它倍受傷折,然而對愛投射的眼睛卻依然精警地睜大著,靈魂中依然有一簇渴念愛的電光石火在心核中閃亮著,激情尚未淪喪,沖動尚不枯萎,依然是“感時花濺淚”的一副敏感情懷啊!這可貴的亮點正可以從詩中怨憤以至于偏激的痛切情緒中捕捉到。
詩在藝術上直純素樸。全詩烘托出一個獨特的男性戀愛者形象,他以獨特的個性、體驗訴述著苦澀的情懷,毫無矯柔造作之態。詩人完全是以真誠素樸的情懷及語言符號構筑出一個詩的境界。然而本詩直而不白,素而不俗,詩中運用意象說話,圖釋情衷:諸如一抹花色,幾處荊棘,將詩中彌散的痛苦與悲傷化作了活的形象。并在對比中渲染出愛情求索者的悲哀。
詩中渲泄的情緒獨特而誠實,站在詩行背后的愛的求索者不唱“愛是奉獻”、“愛是犧牲”,“愛是默默無語的相隨”,而是盡述愛而不得的怨尤。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情緒的鋪張更符合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性格心理,更折射了人性的復雜的層面。愛本來就呈現復雜而不規則的情態。奉獻型的愛引導人向上,摻雜了些許怨念與淡淡憂怨的愛更豐富著愛的意趣與色彩,而滲透了至苦沉痛的愛對一個執著于體歷人生者或許是一種幸運。也許正是對愛情痛苦的體感使卡蒙斯成了詩人。
上一篇:〔俄—蘇〕馬爾科夫《有的人激動,有的人愛戀……》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俄—蘇〕阿赫馬托娃《夢》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