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格雷的肖像》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英國作家王爾德(1854—1900)的長篇小說。該書描寫了年輕英俊的道林·格雷請畫家哈爾華德為自己畫了幅肖像,后又毀壞這幅肖像而死的故事。哈爾華德不僅為道林畫像而且還為他引見了亨利·沃頓爵士。這位爵爺很快引誘道林墮入罪惡的深淵。道林·格雷的這幅肖像實際上具有超自然法力。畫像上留下了格雷的不道德生活的一切后果的印記,而縱情享樂的格雷本人,卻依然保持青春面容。格雷逐漸地惱恨這幅肖像,最后發展到極度懷恨哈爾華德,并且殺死了他。當格雷用利刃刺破肖像想毀掉自己的不道德印記時,自己卻倒在血泊之中,胸口上插著一把血淋淋的尖刀。這時墻上的那幅肖像依然風度翩翩,妙不可言。
王爾德在書中描寫了3個主要人物:英俊的道林·格雷,畫家哈爾華德和信奉享樂主義的亨利爵士。這3個人物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的態度,同時3個人物都是本書作者王爾德的自我寫照。王爾德曾說過“給人戴上假面具,社會就告訴你真理”。不相信任何道德價值,只追求享受的亨利爵士就是小說中的一個假面具,而這個假面具正是王爾德做為世俗人的形象。畫家哈爾華德是位美的創造者,他那顆熾熱敏感的心,烈火般的創作熱情正是王爾德心目中的“自我形象”。英俊的道林·格雷幻想永葆青春,這是作者自己向往的形象。但是肖像上出現的陋容,顯示的不道德生活痕跡,卻又是王爾德自己內心矛盾的寫照。
《道林·格雷的肖像》體現了王爾德的藝術觀點和他本人的個性。當這部小說初次與讀者見面時,被認為是一部猥褻之書,受到不少人的指責。實際上這是一部道德說教的“教科書”。《道林·格雷的肖像》明確地表現了破壞自然道德準則就得受罰;放棄道德就會給人帶來毀滅這樣的思想意識。同時,王爾德又認為藝術高于生活,藝術離開現實更能忠實地表達生活特性和現象的本質。他這種自相矛盾的理論,與他的同時代作家相比,唯物主義與頹廢情緒顯得特別突出。王爾德“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對這部小說影響很大,使它對英國上流社會風習的批判顯得軟弱無力。
上一篇:《費德爾》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醉舟》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