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白爾謝《吟游詩人》愛情詩鑒賞
〔意大利〕 白爾謝
吟游詩人孤獨地
走過幽暗的樹林,
嚴酷的命運之神
壓得他喘不過氣。
他那俊美的面龐
已被悲哀摧殘得變形,
歌手唱出的聲音
已不再同從前一樣。
內心深處在暗暗燃燒,
他把愿望、憂愁和激情,
借助愛情的歌聲
漫不經心地向世人哀告。
在那僻靜的新房里
主人聽到他的歌聲;
歌手啊,真粗心,
他竟泄露了自己。
新娘的那顆芳心
為青春而震顫不已,
她過去的時日,
從未懂得這么多愛情。
她懇求那嫉妒的人,
別為此發雷霆之怒,
她愛惜自己的名譽,
盡力討丈夫歡心。
天真的姑娘笑了。
主人愛撫她,百般溫存;
可那年輕的詩人
卻被放逐,無處棲身。
從那雙嬌媚親切的眸子中
他再也見不到閃光;
他們冤屈他,把他遺忘,
他再也無法寬容。
他默默經過那些昔日
常使他快樂的庭院,
他撥動了琴弦,
把英勇的頌歌奏起。
他走到下面,經過大門,
默默站著,再向他們瞧瞧;
他的心炸裂了,
仿佛死神即將來臨。
來到了幽暗的叢林,
詩人就在那里游蕩,
除了天上的月亮,
他不愿見到任何光明。
他的臉頰本來多漂亮,
現在已沒有花朵的蹤影。
歌手的聲音,
已不再同從前一樣。
(錢鴻嘉 譯)
喬萬尼·白爾謝,生于1783年,意大利詩人,理論家,翻譯家。1818年與他人共同創辦文學刊物《調和者》,宣傳浪漫主義文學理論。1821年參加燒炭黨組織的埃蒙特起義失敗后,流亡至英、法、德、比利時等國家,晚年政治態度趨于溫和保守。他是意大利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詩人與浪漫主義文學的開拓者,提倡表現時代精神和反映現實生活的“活人的詩歌”。
《吟游詩人》是詩人流亡于倫敦時期寫就。描寫中古時期吟游詩人與貴族婦女之間的愛情悲劇。二人雖心心相印互相鐘情,但由于地位懸殊和舊的倫理道德的約束,愛者不能成婚反被放逐而墮入痛苦深淵。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不幸遭遇嚴酷命運的吟游詩人,由于地位低下而被權勢富人貴族壓得“喘不過氣”的狀況。特別是突出地刻畫“他那俊美的面龐已被悲哀摧殘得變形”,他唱出的聲音“已不再同從前一樣。他不再顧忌舊的倫理道德和權勢對自己的威脅,把自己的憂愁和激情向世人哀告,也使那心上的人產生對他的懷念之情。但是,他往昔的戀人已經屈服于權勢的壓力,在那僻靜的新房里成為權勢者的新娘,她為了那所謂的“名譽”,盡力討取丈夫的歡心。姑娘笑了,她討得了主子的愛撫和百般的溫存。吟游詩人卻因在歌聲中粗心地泄露自己,使權勢富貴者產生“雷霆之怒”,產生嫉妒之情。結果正直的吟游詩人遭到迫害,他被放逐而無處棲身,他和心上人的愛情遭到完全的毀滅。他離開了“那些昔日常使他快樂的庭院”,他最后一次經過那富豪權貴者的大門,最后一次瞧瞧那主子和屈就的新娘,憤怒和痛苦折磨著他,“他的心炸裂了,仿佛死神即將來臨”。他陷入絕望的深淵之中,無力爭得自己應有的自由和愛情,只有默默地來到“幽暗的叢林”,孤苦零丁地在那里游蕩,他沒有家園,沒有親人。他除了天上的月亮,再也不愿見到任何光明,只能在黑暗中忍受那沒有盡止的痛苦。
吟游詩人所遭受的失戀、壓抑、孤獨、迫害、屈辱和流放,不僅他那俊美漂亮的臉龐已被悲哀摧殘得變形了,他聲音也被折磨得變形了,更嚴重的是他的精神已被權勢和失戀摧殘得變形了。他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和斗爭勝利的信心,“不愿見到任何光明”,這是吟游詩人的最大的悲劇。
這首詩歌是白爾謝在流亡他鄉異國中所寫,詩中顯明地透露著詩人懷念祖國和懷戀故鄉的孤苦寂寞的情感。詩中所表達的吟游詩人的痛苦和憂傷,也是白爾謝自己對于祖國、對于鄉情、對于親人的思想感情的曲折表現。
這首詩歌是意大利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品,在意大利文學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
上一篇:〔俄—蘇〕阿赫馬托娃《吟唱最后一次會晤》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法國〕艾呂雅《吻》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