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勃洛摩夫》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俄國作家岡察洛夫(1812—1891)的長篇小說。年輕地主奧勃洛摩夫離開自己的領地,住在彼得堡。他做過公務員,很快即因怠惰成性而辭職,靠田莊收入生活。他整日躺在床上,半醒半睡,胡思亂想,有時甚至在夢中也夢見自己在睡覺。他什么事情也不干,生活由仆人服侍,幼年時代的朋友希托爾茲一心想讓他改變懶惰的習慣,勸他參加游樂和社交活動,臨出國前還把他介紹給聰明活潑的年青姑娘奧爾迦。愛情似乎使奧勃洛摩夫振作起來,但不久他又覺得戀愛、結婚是件艱苦的事情,一再推遲婚期。奧爾迦絕望之余,離他出國,并與希托爾茲結婚。奧勃洛摩夫則投入一直關心他生活的房東太太的懷抱。最后他中風不起,臨終前請求希托爾茲照看他與房東太太所生的兒子。
奧勃洛摩夫是當時俄國沒落貴族地主的典型。他受過良好教育,溫情善良,曾幻想出國旅行,增長見識,改造社會,為祖國服務。貴族地主的生活方式和視勞動為恥辱的剝削階級意識,使他變得懶惰、麻木,耽于幻想,無所作為,甚至害怕生活,恐懼生活發生變化。奧勃洛摩夫性格的形成、發展和終局,是與俄國農奴制社會血肉相連的,它表明這個社會已經腐朽衰敗,到了崩潰的邊緣。小說通過奧勃洛摩夫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俄國貴族革命性的終結以及“多余人”必然被“新人”取代的歷史趨勢。
作品情節進展緩慢,體現了俄羅斯社會沉悶、停滯的日常生活和主人公懶洋洋的心理狀態。人物刻劃多集中于飲食起居,生活習慣的描寫,通過平凡的日常生活細節展現人物的性格,寫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環境描寫周到縝密,纖毫畢露,真實準確地表現了人物的生活狀態。小說通過人物性格之間的對比和平緩冷靜的敘述, 自然而然地顯示出作品的傾向性。
上一篇:《失敗》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奧德賽》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