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88—1951
【介紹】:
蘇格蘭劇作家,原名奧斯本·梅伏(Osborne Mavor),被譽為“蘇格蘭的蕭伯納”。布雷迪出生于格拉斯哥,在畢業之后原本以醫為業,還曾作為軍醫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然而在行醫之外,他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開始寫作劇本。其《解剖者》(The Anatomist,1931)在倫敦公演后大受歡迎,使他名噪一時,此后幾乎每年都有一部新作品面世,畢生共創作了四十二出劇作。他在 1943 年協同創立了“格拉斯哥市民劇院”,又在1950年創設戲劇學院(后被納入蘇格蘭皇家音樂學院)。由于他在劇院經營和演員專業訓練上的前瞻性眼光,他對日后蘇格蘭戲劇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有趣的是,雖然布雷迪無意于撰寫廣播劇,可是他的許多作品卻因為富于幽默的對白而被搬上廣播頻道,如《博爾弗賴先生》(Mr. Bolfry,1943)、《黛芙妮· 蘿瑞奧拉》(Daphne Laureola,1949)等劇。布雷迪創作的劇本以其幽默刺激的風格和曲折的劇情而受到觀眾的喜愛,娛樂性高。他的作品展現多種裁,有些改編于圣經故事,有些取材于醫生這一行業的故事,也有一些實驗性高的劇作。布雷迪深受蕭伯納的影響,其作品除了表現抽象觀念的論辯,也探討人的本質。他故事中的主角展現人性的不完美,兼具良善與邪惡兩面。因此他特重事物外表與其實際之間的沖突,致力于戳破人們的偽裝。布雷迪最為人批評之處,則是他常有虎頭蛇尾、草率結束之嫌,不能為劇中人物指出一條解決道德困境的明路。由于他不表現明確的左派或右派思想路線,他的作品常被認為缺乏斗爭性和震撼力。布雷迪的響應則是主張只有上帝才能決定最后的結局,而戲劇應該容許觀眾有自由推想的空間。無論如何,布雷迪作品所顯現的豐富想象力、機智趣味的對話以及說故事的本領,值得世人推崇與注意。布雷迪可以說是現代蘇格蘭劇場之父,他對生命、死亡和藝術等議題的思考,或許能在阿拉斯戴爾·格雷的作品上找到回響。
上一篇:《布雷德伯里,馬爾科姆》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布魯克-露絲,克里斯丁》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