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歌德《五月之歌》愛情詩鑒賞
〔德國〕 歌德
明媚的自然
多么美妙!
太陽多輝煌!
原野含笑!
千枝復萬柯,
百花怒放,
叢林草莽間,
萬籟俱唱。
人人的胸懷,
歡騰雀躍。
啊,大地,太陽!
幸福,喜悅!
啊,愛情,愛情!
燦爛如金,
就像山頂上
早晨的云!
你欣然祝福
膏田沃野,
花香馥郁的
大千世界。
啊,姑娘,姑娘,
我真愛你!
你眼光炯炯!
你真愛我!
像云雀喜愛
天和歌唱,
像朝花喜愛
碧空芬芳,
我這樣愛你,
熱血沸騰,
你給我勇氣,
喜悅,青春
使我唱新歌,
翩翩起舞。
愿你永愛我,
永遠祝福!
(錢春練 譯)
歌德(1749—1832)德國具有世界意義的偉大詩人。出生市民家庭,在萊比錫學過法律,并寫一些“羅珂珂”式的輕佻風格的詩歌,因病轉學到斯特拉斯堡,結業后被“狂飆突進運動”思潮所席卷,醉心于莎士比亞作品,并與赫爾德爾交游,收集民歌。1774年創作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受到各國青年的熱烈歡迎。他曾兩度出訪意大利,對其創作影響很大。1796與席勒共同創作《諷刺短詩集》,并著手撰寫著名作品《威廉·麥斯特》、《浮士德》等。歌德一生創作時間長達70余年,為后世留下巨大財富。他在詩歌創作上發展了古希臘以來的各種詩體,發揮了德語最大的抒情功能,在深度和廣度上超過了同時代的詩人,為后代樹立了楷模。
《五月之歌》作于1771年5月。歌德與他的戀人弗里德莉克·希里昂漫步于塞遜海姆的鄉村小路上。詩人感受著春天的生機,大自然的美好,愛情的甜蜜,心中充滿了無法言說的幸福感,于是詩人即興賦了這首詩。該詩曾被貝多芬譜曲,傳唱至今。
詩人在前三節描繪了明麗的春光,歡躍的人群。“原野含笑”“萬籟俱唱”,擬人手法的運用,把客觀的自然界打上了主觀的感情色彩,富于感染力。太陽、大地、人群、原野、樹木、百花構成一幅立體畫面,增添了詩人與心愛姑娘的歡樂之情,他們品味著美麗春天的芬芳。
第四、五小節是詩人對愛的禮贊。詩人以象征手法把愛情比作山頂上“早晨的云”、“燦爛如金”。詩人反復贊美愛,是因為愛把最美好的一切賜給了人類,是人類至高無上的法則,它在大千世界里無所不在。
詩最后四節著重表現了詩人追求愛和幸福的真摯之情。詩人在明媚春光、和諧優美的自然里,再也抑制不住內心澎湃的思緒了。感情的潮水奔涌而出,于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向心愛的少女表白了自己的深愛。“我真愛你/……你真愛我”。詩人不但宣示了自己深藏的愛,也從少女的眼眸中捕捉到了愛。詩人又把自己比成天空中歌唱的“云雀”與吐綻芳香的“朝花”向少女傾吐愛戀的心情。“我這樣愛你/熱血沸騰/你給我勇氣/喜悅,青春”。只有在愛中,生命才富有價值,青春才充滿活力。正是這種愛情生活,賦與了詩人創作的靈感。激發出他的熱情,促使他又編織新的歌曲,并隨音樂“翩翩起舞”。詩人也邊舞邊表示自己的意愿:“愿你永愛我,永遠祝福”詩人希望他們的愛情忠貞不渝,永恒幸福、美好。
這首詩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激情。從頭至尾,全是詩人在大自然中的所見所感。詩人以清新自然的筆觸,一反公式化傾向的詩風。詩中情景交融,把愛放在春光中、自然里,別具情調。詩人在《五月之歌》中否定了十八世紀德國市民階層奉行的以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為愛情標準的觀念,認為愛是至高無上的,愛者與被愛者在道德上是平等的,因此詩具有反封建等級制的意義。
上一篇:〔俄—蘇〕馬爾科夫《也許……》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美國〕惠特曼《從滾滾的人海中》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