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愿的夜晚
夜晚是我的許愿的夜晚。
我是我的土地的聲音
今晚是許愿的夜晚。
從每一片葉子的氣息里送來我呼吸的芬芳。
從每一個玉米的顆粒里我的肢體向外張望。
今晚是許愿的夜晚。
歲歲年年的強迫的奴役,
世世代代的暴力的驅策。
千辛萬苦都經過了,
但是現在我的人民的糧食不再被掠奪了。
今晚是許愿的夜晚。
我彈掉我眼里的淚珠我趕走我唇上的懇求現在我自己在調理,
自己在治療。
我自己要成為一個醫士。
今晚是許愿的夜晚。
如今我夏天和秋天的收成微笑,
我的年月無顧忌地歡笑。
如今喜笑的還有六月的炎風,
冬月的霜。
喜笑的還有清涼的雨季。
今晚是許愿的夜晚。
用我自己的手,
我犁了地用我自己的指頭,
我播了種今天麥子是我的稻子也是我的。
今晚是許愿的夜晚。
現在土地屬于人民人民屬于土地。
今天煮一滿鍋吧,
年輕的姑娘讓面鍋一直滿到邊緣。
今晚是許愿的夜晚。
(冰心 譯)
【賞析】
1947年印度宣布獨立后,安莉塔·波利坦站在現實主義的立場上,深深地同情著熱愛土地的人民,用她飽滿的詩情,為生于大地、長于大地、卻受到苦難不斷襲擾的人民唱出她那聲聲贊歌,也為人民唱出根植于生命深處的痛苦和對不平等遭遇的憤怒。
在《許愿的夜晚》里,詩人滿懷著對人民的同情與理解,許下許多愿望。她開頭點出:夜晚是她“許愿的夜晚”。而接下來這句馬上點出詩人的愿望:“我是我的土地的聲音。”人民是源于土地的,深愛著他們辛勤播種的土地。民眾試圖擁有土地的希望與期待千百年不滅,詩人一下子就唱出了這種深深的渴望:“我的土地”,而聲音因為有了土地才可能是“我的聲音”。第二段是與第一段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詩人寫了對農田里的代表性農作物的感情:“從每一片葉子的氣息里送來我呼吸的芬芳。/從每一個玉米的顆粒里我的肢體向外張望。”這兩段的意象并不多,但卻能讓我們嗅到大地的氣息和農田里玉米的芳香。
第三段里,詩人回顧了大地曾經遭受過的苦難:“歲歲年年的強迫的奴役,/世世代代的暴力的驅策。”但是這都過去了,現在希望在前頭,詩人只愿“我的人民的糧食不再被掠奪了”。詩人愿意自己變成一個醫生,調理和治療過去留給人民的痛苦與悲傷,以使未來更為美好。而正是由于這種治療,她希望能夠使得“夏天和秋天的收成微笑,/我的年月無顧忌地歡笑”。不僅是美好的事物會歡笑,連以前在其他詩人眼里困難的象征、苦難的代名詞的“六月的炎風”、“冬月的霜”、“雨季”都要來為大地回春而開懷,都要來為人民的解脫苦難而歡笑。而這一切緣于幾個條件,一個是人民的辛勤勞動:“用我自己的手,/我犁了地用我自己的指頭”;其次是不再有人剝削與搶奪人民的食物:“我播了種今天麥子是我的稻子也是我的”;除此之外,是因為“現在土地屬于人民人民屬于土地”。在這幾個條件下,民眾食物眾多,安家樂業。這才是詩人真正祈求的愿望。詩人從大地的歸屬出發,直到最后希望大地最終歸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大地的真正伙伴。她唱出了印度人民所企求的生活與愿望,深受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讀者歡迎。
(史偉明)
上一篇:《許佩里翁的命運之歌 [德國]荷爾德林》讀后感
下一篇:《訪 [墨西哥]帕斯》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