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布萊克《鳥之戀》愛情詩鑒賞
〔英國〕 布萊克
他
你住在什么地方,住在哪一個樹林里,
告訴我,親親,告訴我,美麗的伴侶;
哦,任何一處荒野都會因有你感到驕傲!
你究竟在哪里筑下了你美麗的香巢?
她
在那邊,有一棵四無依傍的獨樹;
我就住在那里,整日里為你哭泣。
黎明以我眼中汩汩流出的淚水為酒,
夜風更載滿了我心中難堪的悲愁。
他
哦,你夏日原野中諧和的旋律,
一直來我也正苦苦地思念你;
白天,我環繞著林間的枝葉長吁短嘆,
夜來的悲哀使黑夜都為之心酸。
她
我不信你真是那樣一心把我愛戀?
難道你真認為我那么值得你愛憐?
啊天呀,我也總算熬到一個苦盡甘來……
哦,我的朋友,哦,我的愛!
他
來吧! 快讓我們張開歡樂的翅膀,
向著高聳入云的居處飛翔;
來呀,那邊葉正綠處花正香,
快到那邊悄悄兒把身藏。
(黃雨石 譯)
在葉正綠、花正香的時節,兩只美麗的小鳥在樹林的濃蔭中,輕輕地訴說著相思、相戀、相愛的甜蜜與苦惱——多么令人陶醉的一幅畫面,他出自布萊克的詩:《鳥之戀》。
愛情這個神圣的主題,一直被歷代文人以不同的方式謳歌著。《鳥之戀》讀起來何以這樣親切、這樣輕松、又如此感人?布萊克自然有他的獨具匠心之處。
這首詩令人感觸最深的是擬人。詩人將兩只小鳥比擬成會流淚、會說話、會歌唱的一對戀人,使這兩只小鳥具有人的感情、人的思想。真是即新穎又浪漫。
應該說,擬人是布萊克創作上的一慣手法,他不是曾將兩棵樹也寫出人的感情嗎?
愛情與和諧拉手,
把我們的靈魂纏繞,
當你我的枝葉匯合,
我們的根須相交。
這該是樹之戀吧。至于那擬人化的詩句,在布萊克的詩歌中,可謂比比皆是:“當黃昏坐在幽暗的亭蔭里,對著沉默的時刻輕輕地嘆息”,“當夏日在樹蔭里安眠,而樹葉對著微風低語喃喃”,“剛離開露濕的山,快樂的‘一年’朝著我微笑。”……這些擬人化的詩句讀起來親切、逼真,仿佛萬物都有生命,世間到處充滿了生機。在詩人的筆下,既然黃昏、夏日、樹葉都有如此媚力,更何況兩只吱吱作響的小鳥呢? 它們有精美的羽翼,嘹亮的歌喉,將它們擬人,比之其它,自然更具有藝術感染力。
對話的應用,給這首詩增添了活潑的色彩。全詩通篇都以問答形式出現,雄鳥問得情真意切,雌鳥答得纏綿感人,僅五段對話,就將雄鳥對雌鳥的傾倒和雌鳥對雄鳥的疑心與思念描寫得淋漓盡致。
同時,詩人又用夸張的手法盡情地渲染了它們的愛情,“黎明以我眼中汩汩流出的淚水為酒”,“夜來的悲哀使黑夜都為之心酸。”這樣,巧妙地把抽象的戀情外化為生動的意象,把鳥的主觀心境同自然界的客觀變化聯系起來,從而更增加了詩的浪漫主義色彩。
真的是在寫鳥之戀嗎? 當然不是。擬人的目的是為了寫人。布萊克謳歌了一對小鳥的戀情,實際上他是以鳥類喻人類,以鳥之戀謳歌了人世間的純真的愛情。詩人以新穎的構思,表現了愛情這個永恒的主題,帶給讀者一股清新的氣息,特有的美感。
上一篇:〔英國〕華茲華斯《露伊莎》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美國〕朗費羅《黃昏星》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