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華茲華斯《露伊莎》愛情詩鑒賞
〔英國〕 華茲華斯
在陰涼的樹蔭下,
我遇見可愛的露伊莎,
那少女像山林水澤中的女神,
為什么? 我見了她不敢說話。
她敏捷而有力地跳過巖石,
就像五月間的小溪飛出山崖!
她愛她的爐火,茅舍的家,
也愛來回奔跑在沼澤山洼:
不管是冒著蕭瑟悲涼的天氣,
還是在狂風景雨中掙扎。
看那閃耀在她面頰上的雨珠,
啊! 我要是能把它親吻一下!
當她沿著小溪迂回而行,
去尋覓那瀑布流霞;
我想,如果能在古老的山洞里,
或者在長滿綠苔的角落坐下,
我愿意拋棄世上的一切,
只求片刻,依偎著她!
(袁廣達 梁葆成 譯)
真不愧是“湖畔詩魂”的手筆,翻開華茲華斯(1770—1850)的《露易莎》,一股清新的大自然的氣息撲面而來,我們的眼前出現了一幅醉人的畫面:濃郁的樹蔭,茂密的山林,飛流的瀑布,清清的小溪。而在這寧靜的山腹之中,一個大山的女兒歡快地穿躍于青山林木之間,嘻戲于瀑布流水之中。美哉!自然的美色、人性的純真,都是在這幾行小詩中涓涓地流淌出來,這不正是華茲華斯的詩風嗎?
華茲華斯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的著名詩人。他生于英國北部某小城的一個律師家庭,8歲時母親去世,他被送進附近的一所寄宿學校,一直到1787年。這期間,他在當地的湖山之間游玩嘻戲,流連忘返,對他后來的思想和藝術風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登上文壇后,華茲華斯致力于詩歌創作,成為英國浪漫主義詩歌運動的巨擘,“湖畔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798年,他與薩繆爾·柯爾律治(1772—1834)合作出版了《抒情歌謠集》,華茲華斯寫了一篇著名的《前言》,文中摒棄了古典主義詩歌的批評標準,提出了一系列新穎質樸的詩歌理論。從此,他所提倡的浪漫主義向詩壇吹來了一股清新的風,對開創新一代詩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這首《露易莎》創作于1801年。露易莎是誰?眾說紛紜,據很多人推測,可能是詩人的妻妹,名字叫讓娜·哈金遜。
這里,作者實踐了自己的創作原則:“選擇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節,自始至終竭力采用人們真正使用的語言來加以敘述和描寫。”他同露易莎游山之后,就將這個大自然的女兒入詩成文,重現在讀者面前。
或許她過于平凡。而詩人不就是極力要寫普通人的生活么? 她是一個山林的女兒——她擁有那爐火、茅舍的家,她身上有著大自然賦與她的靈氣,而沒有城市姑娘那嬌滴滴的左顧右盼的神情和沙龍里的珠光寶氣。她所有的舉動,都表現出活潑、矯健、利落的性格,她的身上散發出一股山野的清香,令讀者獲得一種不尋常的美感。
短短的小詩,何以令我們如此喜愛這個少女?那是因為“我”在詩中起到了恰到好處的陪襯作用。他是這個山林女性的鑒賞者。通過“我見了她不敢說話,”“我要是能把她親吻一下,”“我愿意拋棄世上的一切,只求片刻依偎著她”這幾行詩,就從側面描寫出這個少女的純真的美和詩人對她的深深的愛戀。
《露易莎》一詩,也表現了作者的美學觀點。華茲華斯從來都是虔誠地把靈魂賦予整個大自然,又在大自然中努力尋找人性,他渴望自然美和人性美合而為一。而這一切,都跳動在《露易莎》的詩行中。
上一篇:〔愛爾蘭〕葉芝《長時間沉默以后》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英國〕布萊克《鳥之戀》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