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魯達基《迷人的女王》愛情詩鑒賞
〔波斯〕 魯達基
鮮花、蘋果、麝香、龍涎香,
雪白的茉莉和玉蘭也用來裝璜。
這一切竟都相形見絀——
面對著你這令人癡迷的女王。
當你摘下面紗,便露出淡紅的兩頰,
同你幽會的夜晚,使我終生難忘。
因為揭掉蒙在兩朵“郁金香”上的紗巾,
就像顯現隱在云中的太陽。
兩頰紅艷得多么像那成熟的蘋果,
而“蘋果”上的痣點便是麝香。
(張暉 譯)
魯達基(850—941)波斯語古典文學的代表作家,享有“波斯詩歌之父”的美稱。他生于撒馬爾罕附近的魯達克鎮,原名加法爾。幼即聰穎,能詩善唱,8歲已諳熟《古蘭經》了。曾四出旅行,閱歷豐富。后被召入宮,被稱為“魯達克人”,即“魯達基”。晚年雙目失明,于貧困之中死去。
據考魯達基的詩集多達一百三十萬行,但傳世至今的不足兩千行。他的詩包括頌贊詩、四行詩和抒情詩等形式,其中頌贊詩、四行詩為詩人首創,并對后世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代表作有《酒頌》、《老年怨》、《卡里來和笛木乃》等。
《迷人的女王》是一首贊女王外貌的愛情詩。詩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并采取鋪陳排比的手段,用一系列的明喻和暗喻來形容“女王”無與倫比的容貌,帶有明顯的中古文學的特征。人的面容是美的薈萃,它把所有外形美集中在一起,形成美的個性。《迷人的女王》和其他愛情詩不同的是,它只集中贊美“女王”的面容美,正如許多心理學家所指出的一樣,面容是一個人的固定標志,它是心靈的鏡子,是人們表達感情和同別人交往的功能器官。正因為如此,人的面容在所有被感知的形式中是最主要的美的客體。它把生理美和社會美統一在豐富的情感變化中,把身體美和精神美結合為統一的畫面。
詩人用鋪陳自然事物而盛贊“女王”之美,不僅具有華美富貴的色彩,像鮮花、郁金香等,而且又有嗅覺和味覺上的美感,像成熟的蘋果、濃醇的麝香、龍涎香,這些都體現了東方民族的一種美學傳統。西方,歷來只把視覺和聽覺作為高級的感覺器官,而把嗅覺、味覺觸覺的愉悅貶為低級的感官享受。《迷人的女王》整首詩是抒情主人公對一個幽會夜晚的回憶。每當想起那個美妙的夜晚、美妙的人兒,抒情主人公心中總有一種癡迷。為了迎接心中的女王,抒情主人公已用香料、鮮花、水果來把房間裝璜,一旦“女王”摘下了蒙在臉上的面紗,露出了淡紅的兩頰,就像一輪太陽在云中顯現,所有的一切都顯得暗然失色,抒情主人公自己也不免一陣顫栗。當最初的震動過后,抒情主人公馬上又被所愛對象的個性美所吸引:“女王”紅艷的臉上有顆痣!而抒情主人公竟覺得痣上散發出的是麝香的味道!詩人在那美妙的瞬間,五官相通,身心敏捷,感受到了愛情所賦予的極大的愉悅。
《迷人的女王》在內容上雖屬于愛情詩,但又是具有魯達基風格的愛情詩。魯達基的詩作多用比喻,且辭藻華麗。作為頌贊詩的創始人,魯達基的這首《迷人的女王》也明顯地帶有頌贊詩的味道。全詩香艷、華美,但不顯累贅;比喻雖多而不覺勉強,且韻腳齊整,一氣呵成,不失為一首可讀的詩篇。
上一篇:〔羅馬尼亞〕馬林·索雷斯庫《遠景》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德國〕烏蘭德《酒家女》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