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波引 錢芳標
《清波引·用白石韻》
送君南浦,飲君酒、為君楚舞。柳眉幾許,和煙向人嫵。翠被那曾暖,又逐青絲吹去。勞勞亭外斜陽,是千古、斷腸處!
珊鞭付與,板橋滑、驕馬慢度。后期真否?倩霜雁傳語。高唐夢回淚,一半荒臺殘雨。便算檗樹蓮心,辨來非苦。
這是一首抒寫情人間惜別的詞作。詞一開頭就直敘惜別之事“送君南浦”,這是一句中國古代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詩句,典出《楚辭·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其后江淹《別賦》中又有“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句,后來人們就常將“送君南浦”或“南浦”用作抒發(fā)感傷惜別之情的一種語言代碼,并逐漸形成心理定勢。此詞一開始即借用此句,不僅達到了迅速入題的功效,而且還為全詞定下了感傷的基調(diào)。
接下來的“飲君酒、為君楚舞”句,暗用《史記·留侯世家》“戚夫人泣,上(漢高祖)曰:‘為我楚舞,我為若(你)楚歌。’”之典,繼續(xù)敘寫離別前的難舍難分。餞行時,深情的女主人公給即將遠行的情人敬酒,并為他跳起了平時他最愛看的家鄉(xiāng)舞蹈,千言萬語,盡在這一“飲”一“舞”中。“柳眉幾許,和煙向人嫵”兩句,表面看似乎是對離別時客觀景色的描繪,實際上卻是融情入景,隱含別意。“柳眉”既有指細長如眉的柳葉之意,同時也象征著女子細長秀美之眉;“柳眉”的“和煙向人嫵”,是自然景致擬人化的傳神寫照,更是癡情女子對情人無限依戀而展現(xiàn)出的無限嬌媚。而現(xiàn)實中,這一片癡情,這一番嫵媚,換來的常常是離別的傷痛,“翠被那曾暖,又逐青絲吹去”,就是這樣的一種傷痛。“青絲”原指馬的韁繩,詞中借指騎馬遠去的情人。“勞勞亭外斜陽,是千古、斷腸處”,則是上承前二句詞意所進行的抒情,“勞勞亭”原為三國吳所筑之亭,故址在今南京市西南,為行人餞別之處,此借指情人送別之地。唐李白曾有“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勞勞亭》)的名句,對此種傷離惜別之情作了高度概括。對于一般朋友而言,離別尚且如此感傷,那么對于有情人來說,勞勞亭成為傷心斷腸處,便不足為怪了。
詞的下片從“珊鞭付與”到“倩霜雁傳語”,具體描敘了離別時千叮嚀萬囑咐,“語已多,情未了”的情景。把“珊鞭”交給了情人,自然馬上就要上路遠行。“板橋滑、驕馬慢度”,看似一句平常的叮嚀,實際上是情人間情到深處所流露的無微不至的牽掛與關懷。“后期真否?倩霜雁傳語”則說明了兩人在離別前,曾有過相互的承諾和約定,而行將離別時,女主人公再度提起,問遠行情人當初所許下的今后會面的諾言“真否”,并提醒他要請秋雁傳語,多通音信。如此一再詢問,不僅很好地表現(xiàn)了情人間離別的敏感悲傷心理,而且使詞的情感節(jié)奏回環(huán)往復,纏綿動人。
詞的最后四句,以今昔對比的形式,表現(xiàn)了離別的無限痛苦。“高唐夢回淚,一半荒臺殘雨”,引用了宋玉《高唐賦》的典實。《高唐賦·序》云:楚王游于高唐(戰(zhàn)國時楚國臺觀名,在云夢澤中),夢見巫山神女,相會而去。詞中用這一典實,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與情人曾經(jīng)有過的歡樂時光,然而,這樣的歡樂時光已經(jīng)逝去,曾經(jīng)給二人帶來歡樂的地方已是“荒臺殘雨”。過去的歡樂,更能襯出今日的傷痛,這種痛苦,在女主人公看來,“便算檗樹蓮心,辨來非苦”。檗樹之皮和蓮子之心的味兒都是苦的,但比起女主人公的別離之苦,實在算不了什么!詞就在這樣的感嘆中戛然作結,使情感的抒發(fā)推到了極致,達到了高潮。
盡管此詞所表現(xiàn)的傷別題材是詩詞中寫爛寫熟的題材,但從選擇人所鮮用之詞調(diào)及“用白石(宋姜夔號)韻”進行創(chuàng)作的膽識,可見錢芳標對自己的才氣相當自負,否則,就不會敢于“戴著腳鐐”去跳人們極少跳的如此高難度的“舞蹈”了。
上一篇:顧貞觀《青玉案·天然一幀荊關畫》寫景寫北方風光詞作
下一篇:陳維崧《清平樂·夜飲友人別館》不甘老去無所作為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