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趣釋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對語詞進行偏離自然語義的個人化解釋的一種修辭方式。這種修辭化的釋義超越抽象概括的釋義原則,多取形象解釋的面貌。又稱衍釋。
譚永祥《修辭新格》(增訂本):“對詞語作出形似釋義,實非釋義的獨特而有趣的解釋,這種修辭手法叫‘趣釋’。”可參見。
[例釋]
例1:康復是一次旅行(書名)
例1把“康復”的語義納入一個比喻化的解釋框架:
身體狀態從[-健康]到[+健康]的轉換
→生命從甲地到乙地的漫漫長旅
→精神從一個思維空間向另一個思維空間的超越
“康復是一次旅行”,屬于作者的自定義,無法固定在詞典記錄的語詞的語義系統中,只是依賴具體語用環境而存在的臨時修辭化釋義。“康復”的修辭化釋義認知難度大于“康復”的自然語義(恢復健康),它對認知主體產生的智性刺激大于后者,修辭效果也比后者好。
[辨析1]趣釋與別解。見“別解”條。
[辨析2]趣釋與博喻。當趣釋的釋語以多項并列的形式出現時,與博喻的結構相近。區別是:
趣釋可以是比喻結構,但不限于比喻結構;博喻必須是比喻結構,包括多項并列的明喻結構、暗喻結構、借喻結構。
例2:錢,不是虛詞,不是副詞,而是實實在在的名詞。(霍之健《錢是……》)
例3: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余秋雨《廢墟》)
例2是非比喻結構的趣釋。例3呈現為博喻結構,可以看作趣釋和博喻套用,即從意義看,是趣釋;從結構看,是博喻。
[辨析3]趣釋與詞語釋義。都有一個表層相同的話語結構:X是Y。Y從不同角度對X作出解釋。區別是:
(1)趣釋的“X是Y”是修辭化的結構,“是”為喻詞,X和Y之間的相似認同,僅僅在某一個觀察點上存在認知關聯。用于解釋X的Y,是臨時修辭義,屬于可變成分;詞語釋義的“X是Y”是邏輯化的結構,“是”為判斷詞,Y對X進行語義的理性概括,符合語義的抽象性、普遍性、客觀性特點。用于解釋X的Y,是X的固定語詞義,屬于不變成分。
(2)作為不變成分的Y,隨著詞語釋義而封閉,在詞典中可以確認語詞義的唯一性(如果信息處理對象是多義詞,也可以在某一個義項確認語詞義的唯一性);作為可變成分的Y,進入語用環境,不同程度地發生意義變異,處于開放性的修辭義建構狀態,難以確認修辭義的唯一性。
上一篇:什么是牽帶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設問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又稱問語、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