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剪輯
暖風蘭蕙朔風梅,次第春光慢閃回。
一脈流香勤擷取,萬般新畫巧融裁。
物因心凈靈犀見,韻合天成智識開。
詩若移情非實錄,還須剪輯做新媒。
人皆以詩畫并稱。所謂如詩如畫,詩入畫畫入詩,詩畫雙絕云云。王維詩中禪味,畫中斯文,能山水詩,肇文人畫,千秋以來為人稱道。后輩妙手才情,亦詩畫并舉,有為詩配畫,有為畫題詩,附作風雅,幾成范式。
然則詩終究非畫,畫終究非詩,二者各秉其質,各逞其義,或有交集,終未和合。
畫者,長于呈現空間,善于把握瞬間情境,近乎影像定格。
詩者,或可呈現空間,猶能凸顯時間流變,近乎電影剪輯。
是以,詩雖不必陋于呈現空間,而畫必不能凸顯時間流變,是詩之功略富于畫也。
所謂詩如畫,必非只如一幅畫之信息容量。若詩果如畫,徒摹空間,既無動感又無時間流動意象,則枯萎其致晦澀其情,無復可觀矣。
王維墟里上孤煙,上字氤氳浮動,氣韻蒸騰;杜甫星垂平野闊,垂字沉郁蒼勁,氣魄弘廓;王灣海日生殘夜,生字朝氣蓬勃,氣格蔥蘢;楊炯雪暗凋旗畫,暗字蒼涼深摯,氣象非凡。上耶,垂也,生也,暗也,以動作凸顯時間流變,整句意象非一幅畫面,而輯數幀十數幀畫面,成一完整鏡頭,此詩之所長,非畫之可比也。設若將墟里上孤煙易為墟里有孤煙,將星垂平野闊易為星明平野闊,將海日生殘夜易為海日映殘夜,將雪暗凋旗畫易為雪蔽凋旗畫,則時間流變定格為空間影像,詩味幾盡矣。
是以,詩之韻致生于動感,泯于枯直;詩之生機益于活潑,弊于僵滯。能得此義,鏡頭始備,而圖像輯成。然則一組鏡頭無足可觀,有句無篇,良非好詩。故詩之善備,亦如剪輯,起承轉合,其剪輯之節奏歟?
以杜甫《旅夜書懷》為例。
首聯細草微風,危檣獨夜,客舟逆旅,水岸蒼茫,蕭條意象,歷歷在目。頷聯星垂平野闊,天高地迥,月涌大江流,氣象蒸騰,一掃蕭條孤寂之壓抑,別有沉郁蒼涼之昂揚。此一剪輯,由個人際遇,直契天地胸襟,正黑澤明之氣象也。悲而不抑,郁而不寂。老杜之力,令人嘆為觀止。星垂平野闊,彌天彌地,氣象弘廓;月涌大江流,風翻波涌,猶襯得住。黑澤明《七武士》結尾,略可當此。
故余以為好詩,直如電影,非畫可比。《旅夜書懷》其一例也。起承轉合,剪輯節奏,理法攸通,體用不二。塔科夫斯基以為,芭蕉俳句,乃純然電影藝術之楷模也,更舉閑寂古池旁青蛙跳水聲為例。芭蕉俳句,王孟山水之亞也,由塔氏見解,或略可見詩與電影之淵源矣。
上一篇:詩不好是常態
下一篇:詩別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