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壁 無名氏
一團茅草亂蓬蓬,驀地燒天驀地空。
驀地:突然。
爭似滿爐煨榾柮,漫騰騰地暖烘烘。
煨:用慢火烤。 榾柮(gǔ duò):樹樁。
漫騰騰:猶慢悠悠。
據南宋張端義《貴耳集》載,此篇原題于嵩山極頂的寺壁上,旁有司馬光所書“勿毀此詩”四字。可見這首措辭鈍拙而喻意深厚的小詩,令司馬公心有戚戚焉。對于處在權力中心地位的人物來說,它顯然是一種警示:煊赫之人如火燃茅草,一觸即發,一發即滅; 倒不如安守之人如火煨木樁,雖無沖天之勢,卻暖暖地經久不衰。可惜的是,在高位者有幾人能如司馬公那樣,去在意它呢?
趨巧路者才識淺,走拙途者膽力大。
黃子云《野鴻詩的》
上一篇:注釋賞析《題義公禪房[唐]孟浩然》詩詞意思解釋
下一篇:注釋賞析《題松汀驛[唐]張祜》詩詞意思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