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設問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明知故問,自問自答,以提請注意、強化感情的一種修辭方式。又稱問語、問答。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中指出:“胸中早有定見,話中故意設問的,名叫設問。這種設問,共分兩類:(一)是為提醒下文而問的,我們稱為提問,這種設問必定有答案在它的下文;(二)是為了激發本意而問的,我們稱為激問,這種設問必定有答案在它的反面。”陳望道先生定義中的設問,應該說是廣義的問語,它包含激問(即反問)。現在修辭學界一般將設問與反問分列為兩個辭格。
[例釋]設問是無疑而問。根據提問方式,可分兩種:
(1)提問式設問。以疑問的方式提出問題,并作出相應回答,目的是提請注意,發人思考。
例1:東方的紙上說:古有三不朽。西方的紙上說:不朽的杰作。但請問,什么是不朽?永遠不朽的,只有風聲、水聲與無涯的寂寞而已。(陳之藩《寂寞的畫廊》)
例1“什么是不朽”看似有疑而問,但緊隨其后的回答表明了它是故作有疑,實已有答案。
(2)反問式設問。以反問的方式提出問題,并作出相應回答。除了提請注意,還有強化情感的作用。
例2:我走過的路很多,哪見過像這樣荊棘叢生的路呢?沒有。
例2“哪見過像這樣荊棘叢生的路呢”是反問句式,本已隱含著回答,后又用一“沒有”作了肯定回答。因此,從問答形式來看,應屬設問。
根據回答方式,設問又可分為兩種:
(1)直答式。直截了當地回答問題,如例1、例2。
(2)婉答式。不直接說出答案,而用委婉含蓄的方式隱含著答案。
例3:朋友,你到過黃河嗎?你渡過黃河嗎?
你還記得河上的船夫,拼著性命和驚濤駭浪搏戰的情景嗎?如果你已經忘掉的話,那么你聽吧!(光未然《黃河大合唱》朗誦詞)
例3前兩個問句的答案隱含在第三個問句中,第三個問句的答案則隱含在后面一個假設句中。層層設問,不作直接回答。
[辨析1]設問與反問。見“反問”條。
[辨析2]設問與貌離。見“貌離”條。
[辨析3]設問與奇問。都是無疑而問,區別是:
(1)設問是自問自答。奇問則是問而不答,也無法作答,答案是蘊于語境中的。
(2)設問的作用在于引人思考或加強語氣。奇問的作用在于造成某種含蓄的意味。
[辨析4]設問與正問。見“正問”條。
上一篇:什么是趣釋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聯邊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