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節選)》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①乃爾立。
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②。
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
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
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
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
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
多謝后世人,戒③之慎勿忘。
【注釋】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描寫了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悲劇,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出自《玉臺新詠》。
①計:指自殺的決定。
②青廬:指舉行婚禮時所用的青布帳篷。
③戒:引以為戒。
【大意】
焦仲卿向母親拜了兩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長聲嘆息,自殺的打算就這樣決定了。他把頭轉向蘭芝住過的內房,越來越被悲痛煎熬逼迫。
孔雀東南飛
結婚的那一天牛叫馬嘶的時候,劉蘭芝走進了行婚禮的青布篷帳,在暗沉沉的黃昏后,一切靜悄悄的,人們開始安歇了。蘭芝自言自語說:“我的生命在今天結束了,魂靈要離開了,讓這尸體長久地留在人間吧!”她挽起裙子,脫去絲鞋,縱身跳進清水池里。
焦仲卿聽到劉蘭芝投水自殺這件事,心里知道從此與劉蘭芝永遠離別了,在庭院里的樹下徘徊了一陣,自己就在向著東南的樹枝上吊死了。
焦劉兩家要求合葬,于是把兩個人合葬在華山旁邊。在墳墓的東西兩旁種上松柏,在墳墓的左右兩側種上梧桐,這些樹條條樹枝互相覆蓋著,片片葉子互相連接著。樹中有一對飛鳥,它們的名字叫做鴛鴦,仰頭相互對著叫,天天夜里直叫到五更。走路的人停下腳步聽,寡婦聽見了,從床上起來,心里很不安定。勸告后世的人,要把這件事作為教訓,千萬不要忘記啊!
【賞析】
她是淑女、賢妻,又是具有鮮明個性的女性。她勇敢、堅強,富有反抗精神,她是劉蘭芝。她的婆婆卻并不喜歡她。婆婆故意挑剔、刁難劉蘭芝,蘭芝就用“請歸”的行動表示反抗。和仲卿敘別,她一往情深,卻也明白,再續前緣已成幻想。
告別婆婆時,她不卑不亢,表達對婆婆驕橫態度的抗議。在與焦仲卿的“盟誓”中,她用發自肺腑的誓言表明對愛情的忠貞。
既已被休,自然不能徒留家中,兄長、母親逼婚的壓力接踵而至。面對兄長的逼婚,她以允婚表達了對未來的清醒估計和對兄長淫威的蔑視。當然,這只是緩兵之計,“黃泉下相見”的誓約,是她對丈夫深摯的愛,是對封建家長制拼死反抗的勇氣。
最終,她實踐了自己的諾言——“舉身赴清池”,死亡,使她的誓言得到了踐行,使她的生命得到了升華。
他是臺閣中兢兢業業的官吏,是母親面前懦弱的孝子,是妻子心中摯愛的丈夫,是愿意為愛獻身的男人,他是焦仲卿。焦母的蠻橫,咄咄逼人,使得妻子被逼走,但他無可奈何,只能勸她暫時回去,從長計議。劉蘭芝看透了整個事情,這次離別已經促成了她的死志。焦仲卿也明白,然而,他不愿也不敢接受,“從長計議”,不過是逃避的幌子而已。
苦苦的哀求和奔走,不過是他無能、懦弱的表現,然而他心中對蘭芝的愛并不作假。聽聞蘭芝再嫁的時候,他氣憤、絕望,說出了狠話——“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這是對愛的宣言,雖然其中夾雜著因誤會而產生的恨意,但此情不改。
面對母親的哀求和勸慰,他第一次沒有讓步,生命是他自己的,就算所有的事情都由不得他自己做主,他還能選擇何時結束自己的生命。在蘭芝“舉身赴清池”之后,他也“自掛東南枝”。
一段愛情,因悲傷的結局而凄美、感人。一段愛情,在兩人有生之年得不到成全,卻在死后得到了永恒的延續。
凄美的愛情雖美,卻讓人傷心、難過,活著的人們,千萬不要再重蹈覆轍了。世間的悲劇已經夠多了,人間的真愛卻永遠不會滿。
【拓展】
唐代張籍曾作《節婦吟》,描寫一位寡居的女子,為恪守婦道不得不拒絕真愛的故事,是對無情的封建禮教的批判。全詩如下: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上一篇:《好事近·簾外雨絲絲》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定風波·三月七日》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