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渴不飲盜泉①水,熱不息惡木陰。
惡木豈無枝?志士多苦心。
整駕肅時命,杖策②將遠尋。
饑食猛虎窟,寒棲野雀林。
日歸功未建,時往歲載陰③。
崇云臨岸駭④,鳴條隨風吟。
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⑤。
急弦無懦響,亮節難為音。
人生誠未易,曷云開此衿?
眷我耿介懷,俯仰愧古今⑥。
【注釋】
這是一首贊美游子潔身自好,不做非禮之事的詩,陸機作。陸機,字士衡,世稱“陸平原”,西晉文學家、書法家,以《文賦》著稱于世。
①盜泉:水名,在今山東省境內。傳說孔子經過盜泉,雖然口渴,但因為厭惡它的名字,沒有喝這里的水。
②杖策:拿著鞭子,指驅馬而行。
③歲載陰:歲暮,此處指時光已經逝去。
④駭:起。
⑤岑:山頂。
⑥古今:此處是偏義詞,指古人。
【大意】
口渴也不飲盜泉水,熱也不在丑陋的樹木下歇息。丑陋的樹木也有枝,志士卻多苦心。
志士整理馬車恭敬地遵奉君主之命,驅馬將要遠行。時勢所迫,饑不擇食,寒不擇棲。
時光已經逝去,而功業卻還未建立。高聳的云朵接岸而起,樹木的枝條隨風鳴叫。
在幽谷底沉思,在高山頂感慨悲傷。樂器繃緊了的弦發不出緩弱的聲音,而節操高尚的人就猶如這急弦,談論問題常常直言不諱,常常不為君王所喜,不為世俗所容,得不到認可。
人生處世不容易,如何拓寬我的胸襟呢?眷顧我耿直的情懷,與古人相比真是慚愧。
【賞析】
志士處世,往往用心慎重,愛惜聲名,因而渴了也不喝盜泉的水,熱得難受也不歇于惡木陰下。盜泉水可以止渴,惡木也有可供歇涼的樹陰,但為了名節,寧愿忍受口渴和炎熱,操守清峻的人也不愿隨便沾染牽涉。
然而,惡木豈止限于樹木,盜泉又如何僅僅是水?在看不到光明的政治環境中,到處都是惡木,所有的水都是盜泉。因不喝盜泉之水渴死或不納惡木之蔭而熱死,縱然是舍生取義,值得稱頌,那么,那些忍辱負重活下來的難道就不值得敬佩嗎?
世勢催迫,志士有時候不得不應從時君的命令,恭敬地整駕出山任事。扶杖遠行,道途辛苦,難免出現“饑食于猛虎之窟,寒棲于野雀之林”的情況,忠義之間的抉擇本就沒有定論,使人為難,更何況有時候根本就容不得自己去選擇。
然而,就算付出了這么多,隨著時間的流逝,功業并無成就,此刻更有天寒歲暮之感,惹起了新的憂思。崇云臨岸而興起,枝條隨風而悲鳴,使人觸景傷情。雖是徘徊于山谷之間,有時低吟,有時長嘯,但還是幽懷難抒,自感進退維谷。志士遭逢變亂,內心苦悶而又充滿矛盾,再加上政治處境的困頓,讀之使人心酸。
雖然悲辛,但并不能輕易放棄,他要表明自己的心志,就像樂器上繃緊了的弦發不出怯弱的音響一樣,具有貞亮高節的人,所抒發的也一定是慷慨剛正之辭。人生已多苦難,遭逢亂世的志士,更是難以敞開胸襟,傾吐積郁。自己雖然操守正直,然而隱處山野既不可能,出山也難行其志,難成功業,行動上受到外力的牽制,回顧歷史,眷顧身世,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拓展】
漢樂府中有古曲《猛虎行》,全文如下:
饑不從猛虎食,
暮不從野雀棲。
野雀安無巢,
游子為誰驕?
上一篇:《滿紙荒唐言》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生年不滿百》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