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歌》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①兮。
南風之時②兮,可以阜③吾民之財兮。
【注釋】
《南風歌》相傳為舜帝所作。《禮記·樂記》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南風:東南風,又稱熏風(熏是清涼溫和的意思)。
①慍:含怒,怨恨,憂愁。
②時:適時,及時,合時宜的。
③阜:豐富。
【大意】
南風吹來陣陣的清涼,可以解除萬民的愁苦。
南風吹來適時的節令,可以豐富萬民的財物。
【賞析】
赤日炎炎,暑氣如蒸,燥熱的天氣讓煩躁的百姓怨聲載道!忽而,南風起,一絲清涼隨風而至,仿佛滴雨潤心田,百姓也笑逐顏開。熏風兼細雨,喜至怨憂除。
“莊稼不收年年種”,每一次的辛苦勞作帶來的并非都是豐收。只有南風來的時候,作物才會生長得更好。南風一來,豐收也就不遠了。
面對喜怒無常的自然,人從來都是那么渺小,雖然努力,雖然勤勞,收獲更多的總是無奈和無能為力。熱烈虔誠的贊頌,又何嘗不是憂郁、無奈的另一種表現。
偉大如舜帝,終究也仍然是人,在自然力面前也不過是個強壯的嬰兒。百姓的無奈,也是他的無奈;百姓無能為力時,他的問題也不會總是迎刃而解。但是,他深愛著他的子民,他要樂觀,給他們以希望,還要體恤他們,煦育他們。所以,他歌頌南風。
【拓展】
司馬遷評價《南風歌》:
“《南風》之詩者,生長之音也。”
白居易有詩《首夏南池獨酌》,其中“熏風自南至,吹我池上林”也表達了這種思想。全詩如下:
春盡雜英歇,夏初芳草深。
熏風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綠蘋散還合,赪鯉跳復沉。
新葉有佳色,殘鶯猶好音。
依然謝家物,池酌對風琴。
慚無康樂作,秉筆思沉吟。
境勝才思劣,詩成不稱心。
上一篇:《南鄉子·自古帝王州》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卿云歌》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