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高華 【本書體例】
【原文】:
有客有客,亦白其馬。有萋有且(1),敦琢其旅(2)。有客宿宿,有客信信(3)。言授之縶,以縶其馬(4)。薄言追之,左右綏之(5)。即有淫威,降福孔夷(6)。
【鑒賞】:
關于本詩主旨及詩中之“客”究竟指誰,歷來多有歧見。有認為是箕子,如鄒肇敏;有認為是指微子,《詩序》主之,向來多從此說。今人陳子展《詩經直解》亦贊此說。《詩序》云:“微子來見祖廟也。”據《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云:“皇武子曰:‘宋,先代之后,于周為客。’”《公羊傳·隱公三年》何休《解沽》:“王者封二王之后,地方百里,爵稱公,客待之而不臣也。《詩》云:‘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至何楷更明確指出:“《有客》,微子助祭于周,畢事而歸。王使人燕餞之,而作此詩。”據幾家詩義及何楷之說可以認定:一,這詩產生在周成王時;二,這是成王的代表接待并餞送微子的詩。
微子,名啟,紂之庶兄,殷時封于微,而爵為子。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其時武庚尚在,故不得為殷后。及武庚叛,成王誅之,而湯祀斬絕,于是成王以宋國為殷后,加微子爵為上公,以主湯祀。本詩就是周代王公接待賓客之詩。它吟詠了朋友之間的親密交往和深厚情誼,表達了對朋友真誠良好的祝愿,即便在今天讀來,還頗感親切動人。
全詩一章,十二句三節,節四句。內容各異,層次井然:首節言客人到來情形及迎客之喜悅;二節言主人對客人挽留之意,極寫待客之殷切;三節言主人送客之舉動,極寫送客之情深。它包括了接待賓客的全部過程,展示了朋友間真摯友誼的各個側面。
詩中開頭,便是對貴客駕臨的喜悅呼告。“有客有客”,兩語連寫,熱烈歡快,很好地表現出迎客者久久停立、等待貴客,現在遙見貴客到來時歡呼雀躍的驚喜之情。詩中描寫,客人坐著高頭白馬,而眾多隨從身著盛裝,個個花團錦簇、氣宇軒昂,人人英俊賢能,如同金雕玉琢。這一節寫得非常歡快、活潑,人物神態呼之欲出。接著第二節寫留客,客人住了一宿又一宿,一夜又一夜,現在客人準備離去了。“宿宿”、“信信”兩組疊詞寫出主客相逢、其樂無窮,他們契闊談讌,暢敘衷情,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很多。但主人心猶嫌短,為了留客,他煞費苦心,找來了絆馬繩,要將客人的馬牢牢拴住,使他難以離去。客心難留,客人之馬可留,詩中寫主人舍人而留馬,頗有心計。就在這苦費心機中,正好表現出一種古樸純真,深摯坦誠的待客之情。最后一節,寫客人臨別之際,主人盛宴為客人餞行。情感尤為深沉。“相見時難別亦難”。客人終究要走,主人依依惜別。“薄言追之”之“追”,本訓送,但兼有“挽留、追攀”之義。“薄言追之,左右綏之”,主人不僅設宴餞行,而且好言撫慰,并衷心祝愿天降大福保佑客人一路平安,多福多祥。此種情景,寫得愈是難分難舍,愈是委婉動人。而主客之間深摯的友誼,篤厚的情意都躍然紙上。
這是一首敘事詩。詩中采用賦體鋪敘之法,將敘事、抒情緊密融合在一起。詩中敘述了接送賓客的全過程,簡短生動,次第有序。而主賓相知相遇的真摯愉悅之情流貫始終。故事本身樸質無華,生活氣息濃郁;而抒情真摯深切,饒有興味。全詩情景相互映照,相得益彰,形象鮮明生動,讀來宛如身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很有藝術感染力。
另外,作者隨著故事的發生、進展、結束的時間推移來結構詩章,首尾完整,環環相扣。全詩層層寫來,自然而流暢。在《周頌》中,象這樣語言活潑、節奏輕快、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詩作,實屬罕見,因而彌覺珍貴。
上一篇:《有女同車》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有杕之杜》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