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春晚》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風(fēng)住塵香①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②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③,載不動許多愁。
【注釋】
此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nèi)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塑造了一個孤苦凄涼環(huán)境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宋代李清照作。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今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
①塵香:落花觸地,塵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氣。
②擬:準備、打算。
③舴艋(zé měng)舟:兩頭尖如蚱蜢的小舟。
【大意】
風(fēng)停了,花兒已凋落殆盡,塵土里有花的香味。日頭已高,我卻怠于梳妝。景物依舊,人事已變,一切事情都已經(jīng)完結(jié)。心中有話,還未開口,眼淚先流了下來。
武陵春·春晚
聽說雙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怕雙溪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我許多的憂愁。
【賞析】
風(fēng)吹雨打、落紅成陣,現(xiàn)今雨過天晴,落花已化為塵土。雨天不得外出,心中苦悶,只能惜春自傷,發(fā)一些感慨。
此時金人南下,幾經(jīng)喪亂,丈夫又去世,只身流落金華,眼前所見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覺悲從中來,感到萬事皆休、無窮落寞。因此,即使日頭高高,她也懶于梳妝。心中總有一股抑郁之情,想要講出來,卻不料還未開口,淚水便搶先流了出來。“欲語淚先流”,滿腹憂愁難以控制地傾瀉出來,五個字著實讓人動容。
聽說金華郊外的雙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織,平日喜愛游玩的作者也就起了出游之興。興致既有,那就開始打算:這好天氣,去劃劃小船倒也不錯。一時興起的念頭,卻也并不強烈。然而,一旦把思緒拉回現(xiàn)實,便擺脫不了那份憂愁。恐怕雙溪上的小舟承受不了她心中過多的憂愁。愁緒本就使人心情沉重,如今,它真的有了重量,重得連小舟都載不動了。
【拓展】
唐代女詩人薛濤曾作《春望詞》,表達了傷春之感和相似的愁緒。全詩如下: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攬草結(jié)同心,將以遺知音。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fù)哀吟。
風(fēng)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
不結(jié)同心人,空結(jié)同心草。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
玉箸垂朝鏡,春風(fēng)知不知。
上一篇:《桃花庵歌》譯文|注釋|大意|賞析
下一篇:《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譯文|注釋|大意|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