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考中作《登科后》
《登科后》是我國唐代詩人孟郊進士及第時所作的一首七絕。“春風得意”和“走馬觀花”這兩個成語就是源于這首詩。
在我國唐代,科舉中的進士科最受讀書人的重視,因為這是他們登上仕途的重要途徑。那時的孟郊曾經兩次參加進士考試,都因時運不佳而落選。
在德宗貞元十二年秋天,46歲的孟郊第三次參加進士考試。按唐科舉制度,考試結果在第二年春天才公布。考試后,孟郊一直惴惴不安地等待發榜的日子。
春天終于來了,整個長安城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考試結果公布出來,孟郊得以高中。幾十年的刻苦奮斗就是為了這一天,消息傳來,孟郊簡直不敢相信,他仿佛一下子從苦海中被拉了上來,快樂得都有些“喜欲狂”了。
幾個月來焦急等待的郁悶,猛然間煙消云散;過去幾十年生活的困頓,仕途上的失意與精神上的壓抑,全都被拋到九霄云外。按慣例,新進士們在發榜后,都要在長安進行一次聚會。
孟郊騎馬上街,盡管此時長安的街上車水馬龍,擠滿了春游的人,可他卻旁若無人,策馬疾馳。以前都是在苦熬苦煎中度過的,今天也該放松一下了。一天之內,他騎馬看盡了長安城的春花,充分領略了皇城的春色。
春風陣陣,馬蹄聲聲,長安的街上留下了孟郊策馬疾馳的身影,也留下了他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昔日齷齪不足夸,
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首詩的前兩句將作者過去失意落拓的處境和現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進行今昔對比,突現今朝躍入新天地時的思緒沸騰;后兩句說他在春風里洋洋得意地跨馬疾馳,一天就看完了長安的似錦繁花,表現出極度歡快的心情。全詩節奏輕快,一氣呵成,在“思苦奇澀”的孟詩中別具一格。
上一篇:孟浩然落第寫《歲暮歸南山》
下一篇:富有民族特色的《竹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