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贈張九旭
高 適
世上漫相識,此翁殊不然。
興來書自圣,醉后語尤顛。
白發老閑事,青云在目前。
床頭一壺酒,能更幾回眠。
高適,卷一《詠史》已介紹。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詩人應征赴長安參加科制考試無成。次年在京結交張旭、顏真卿等名流,《醉后贈張九旭》當作于此時。張九旭,即張旭,字伯高,排行第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曾任左率府長史,也稱張長史,著名書法家,被尊為草圣。
首聯評論社會上的交友風氣。起句批評社會上不良的交友風氣。“漫相識”,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卷十解釋道:“世俗交誼不親,而泛云知己,所謂‘漫相識’也?!贝尉涑浞值乜隙藦埿竦慕挥褢B度。清王堯衢《唐詩合解箋注》卷八說:“只此二句,已將張旭舉止性情托出?!?/p>
以下六句具體寫張旭的舉止性情。三句寫張旭的書法成就,《新唐書·文藝傳》稱其“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芭d來”道出了他寫字作書乃率興所為,沒有什么計劃性,也沒有什么功利目的。“書自圣”,指自然達到超凡入圣的境界。這句詩有兩層意思:其一是說他的書法雖為率性之作,也達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其二是說正因為他的書法是率性所作,所以才到達超凡入圣的境界。四句寫張旭醉后出語顛狂,張旭有個外號叫張顛,一個“顛”字道出了他的個性特征,而“酒后”兩字,說明了他出現顛狂狀態是有條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措辭十分準確。
五句寫他不思進取,在閑散中老去,《新唐書·文藝傳》稱其“初,仕為常熟尉,有老人呈牒求判,宿昔又來,旭怒其煩,責之”。于此可見他對政績與提升不在意,對煩瑣的文牘工作也不大感興趣。六句說他被唐玄宗任命為書學博士。據《唐六典》卷二十一記載,書學博士設在國子監,官階從九品下。職位雖不高,但是由于唐太宗與唐玄宗特別重視書法,所以擁有這一職位很榮耀。當然張旭本人是不會在意于此的。
尾聯寫張旭之曠達生活。床頭放著一壺酒,想喝就喝,喝醉了就睡,因為他考慮到人生苦短,暢飲酣睡沒有幾回。“更”即還,還能有的意思。
此詩好在寫出了張旭狂放的性格,高適本人就是一個使氣任性之人,生活道路非??部?,所以對張旭的性格能有深入的理解。而且此詩也為詩人醉后率性所為,與張旭醉后作書有共通之處,所以也顯得酣暢淋漓。此詩在結構上以兩句開頭,六句直敘張旭舉止性情,通篇不事雕琢,一氣呵成,也令人稱奇。
上一篇: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
下一篇: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原文、賞析、作者表達什么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