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其十九)
【題解】
本篇選自《李太白全集》卷二。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詩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亞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游中度過。天寶初年曾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后因不能見容于權貴,不久,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亂中,懷著平亂的志愿,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璘敗牽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東還。晚年漂泊困苦,卒于當涂。李白詩各體俱佳,達到了盛唐詩歌藝術的高峰。與杜甫齊名,并稱“李杜”。有《李太白全集》三十卷,附錄六卷。李白詩注本較多,通行的有清王琦注本。
《古風》共五十九首。內容廣泛,非作于一時一地,因皆為古體而用以標題。其十九大抵作于安祿山破洛陽之時。
西上蓮花山(1),迢迢見明星(2)。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3),飄拂升天行。邀我登云臺,高揖衛叔卿(4)。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5)。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6)。
【注釋】
(1)蓮花山:即蓮花峰,西岳華山的最高峰。(2)明星:華山玉女名。(3)霓裳:以云霓為裳,仙人所服。(4)衛叔卿:據《神仙傳》卷四載,衛叔卿乃漢武帝時中山人,傳說服云母成仙。曾乘云車、駕白鹿去見武帝,以為武帝好道,見之必加優禮。但武帝只以臣下相待,于是大失所望,飄然離去。(5)紫冥:紫云飄浮的高空。(6)豺狼句:謂安祿山建立偽政權,大封官職。唐朝投降官吏極多,故以“豺狼”稱之。冠纓,代指官職。
【導讀】
本詩通過從虛幻到現實世界的描繪,表現了作者獨善兼濟的思想矛盾和憂國憂民的沉痛感情。
詩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華山的最高峰蓮花峰,遠遠看見了明星仙女。首二句展現了一個蓮峰插天、明星閃爍的神話世界。玉女的纖纖素手拈著粉紅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著寬廣的長帶,迎風飄舉,升向天際。詩人用神奇的彩筆,繪出了一幅優雅縹緲的神女飛天圖。正當詩人恍惚間與衛叔卿一同飛翔在太空之上的時候,他低頭看到了被胡兵占據的洛陽一帶,人民慘遭屠戮,血流遍野,而叛黨和從逆卻衣冠簪纓,坐了朝廷。社會的動亂驚破了詩人的超脫現實的幻夢,使他猛然從神仙幻境折回,轉而面對戰亂的慘象。詩至此戛然而止,沒有交代自己的去留,但詩中李白正視和關切現實,憂國憂民的心情,是十分明顯的。
在這首《古風》里,詩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過美妙潔凈的仙境和血腥污穢的人間這樣兩種世界的強烈對照表現出來的。這就造成了詩歌情調從悠揚到悲壯的急速變換,風格從飄逸到沉郁的強烈反差,然而它們卻和諧地統一在一首詩里。這主要是靠詩人縱橫的筆力、超人的才華和內在的英雄氣質而達成的。
上一篇:《岑嘉州詩箋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閱讀理解
下一篇:《李白·將進酒》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