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異
[定義] 把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近或相同,字面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或短語放在同一個話語流中,使其相互對照、相映成趣的一種修辭方式。
[例釋] 根據(jù)同異的構詞特點,可分為兩類:
(1)前同后異。相互對照的詞語中,前一個詞或語素相同,后一個詞或語素相異。
例1:那些衣衫襤褸的年輕乞丐讓人覺得可憐又可嫌。
例2:利郎服飾,簡約而不簡單。(利郎服飾廣告詞)
例3:現(xiàn)在很多大學畢業(yè)生有學歷沒學問。
例1中“可憐”與“可嫌”前同后異,表達了對年輕乞丐的矛盾心態(tài):“可憐”是哀其不幸,對他們的困苦充滿了同情;“可嫌”是怒其不爭,對他們只靠別人施舍過活的反感。例2中“簡約”和“簡單”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很好地突出了利郎服飾與眾不同的特色:設計簡潔大方,沒有繁復的裝飾,但決不簡單平凡,而是質(zhì)地精良、做工精細,內(nèi)涵豐富。例3在“學歷”與“學問”的差別中反映了現(xiàn)代高校畢業(yè)生的一種不良現(xiàn)象:單純重學歷,不重能力和真學問。
(2)前異后同。相互對照的詞語中,前一個詞或語素相異,后一個詞或語素相同。
例4:他最近官場得意,而情場失意。
例5:人們常說“文如其人”,但有時候文品與人品并不一致。
例6:黃宏:“我奶奶那輩兒時尚是裹腳,我媽那輩兒時尚是放腳,到了你(指老婆)這輩兒時尚是洗腳。”(小品《洗腳》)
例4中“官場”與“情場”、“得意”與“失意”中的語素前異后同,說明了此人的處境是有得又有失,言含幽默。例5中“文品”與“人品”說的是文章風格與作家人格品德之間的關系,盡管中國古代文論中有“文如其人”的說法,其實兩者很多時候并不一致的,不可武斷地在兩者之間畫等號。例6“裹腳”是封建禮教對女性身體的摧殘;“放腳”是新社會對女性的解放;而“洗腳”(即足浴)則顯示了現(xiàn)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后對健康的重視。從“裹腳”到“放腳”再到“洗腳”的變化,不僅顯示了人們觀念的變化,也顯示了女性地位的提高。
[辨析1] 同異與仿詞,詞語都具有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特點。區(qū)別是:
構成同異的詞語都是現(xiàn)成的,具有固定性;而構成仿詞的詞語都是根據(jù)語境臨時仿造出來的,具有臨時性。例如“走馬觀花”與“下馬觀花”只有一個字不同,從形式上看屬于同異格,但是“下馬觀花”不是現(xiàn)代漢語中固有的詞語,而是根據(jù)語境由“走馬觀花”仿造出來的,因此,不屬于同異,而應屬于仿詞。
[辨析2] 同異與拈比。同異與半異形拈比在前后詞語中都有相同的語素。區(qū)別是:
同異中前后詞語的異形語素在讀音上完全不同;而拈比前后詞語中異形語素的讀音必須相近或相同。例如“致癌”和“治癌”異形語素讀音相同;“動口”和“動手”中異形語素讀音都押“ou”韻。
[辨析3] 同異與同語。見“同語”條。
[辨析4] 同異與同字。兩者的詞語都含有相同的字。區(qū)別是:
(1)數(shù)量不同。構成同異的詞語可以是兩個;而構成同字的詞語至少要三個以上。
(2)側(cè)重點不同。同異側(cè)重于詞語中不同的語素;而同字側(cè)重于詞語中相同的語素。例如“一到陰雨天氣,媽媽就渾身疼,頭疼、腰疼、腿疼、腳疼、筋骨疼,攪得她坐臥不安。”側(cè)重的是六個相同語素“疼”,這屬于同字。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同語」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同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