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詩人之一,中唐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與元稹并稱“元白”。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賞析】
江南是美好的,能給人帶來愜意的享受與愉悅的回憶。對于白居易來說更是如此。來到江南之前,白居易以兼濟天下為志,希望能挽救江河日下的唐朝,但卻遭遇到慘痛的現實,因得罪當朝權貴而被貶江州司馬。從那以后,他便走上獨善其身的道路,在花間樽前、園林鶯燕間度過恬淡的余生。
從江州召回后,白居易便來到江南為官,連續在杭州與蘇州做刺史。盡管他已至五十余歲的年紀,但上比天堂的人間蘇杭給他帶來了青春的活力,使他在晚年退居洛陽的時候常常回憶起這段走馬觀花的自在歲月。所以詞中對江南最深的記憶便是春天的日出,無論是朝陽如火的光芒,還是春水漸起的泛漲,無不充滿著朝氣與希望,似乎天下又重回盛唐的氣象。但是這終究只是屬于白居易個人的無限美好,步入黃昏的大唐依然在漸漸西沉下去。
上一篇:王安國《清平樂·春晚》表達什么?《清平樂·春晚》原文及賞析
下一篇:謝克家《憶君王·依依宮柳拂宮墻》表達什么?原文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