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祁·玉樓春
宋祁(998—1061),安陸人。曾與歐陽修同修《新唐書》。因其詞《玉樓春》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之句,人稱“紅杏尚書”。為人喜奢侈,多游宴。其詞多抒寫個人生活情懷,未擺脫晚唐五代艷麗舊習,但構思新穎,語言流麗,描寫生動,一些佳句流傳甚廣。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hú)皺波紋迎客棹(zhào)。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題解】《玉樓春》,詞牌名。雙調五十六字,前后片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注釋】1.縠皺:即縐紗,比喻細細的水的波紋。2.棹:船槳,代指船。3.浮生:指飄浮無定的短暫人生。4.肯愛:怎肯吝嗇。5.晚照:晚日的余暉。
【串譯】東城外的景色越來越美,湖面上棉紗一樣的波浪負載著游船,承載著歡樂。綠楊翠柳,茂密如煙,春深時只有早上尚余輕寒。紅杏枝頭,蜂飛蝶舞,春意盎然。人生的歡樂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換取一笑。端起斟滿的酒杯,勸夕陽也同干一杯,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夠在美麗的花叢中多停留一會兒。
【賞讀提示】這首詞是當時譽滿詞壇的名作。詞中贊頌明媚的春光,表達了及時行樂的情趣,令人心曠神怡。上片寫春日絢麗的景色,頗有精到之處,尤其是“紅杏枝頭春意鬧”點染得極為生動。下片抒寫尋樂的情趣,惜春感嘆。這首詞最精彩之處是第四句的“鬧”字。近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論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一個字即傳達出春日萬物爭喧的情景,這正是詞人的高明之處。
誦讀此詞,有兩點應緊緊“扣應”:一個是“樂”,另一個是“鬧”。享春之樂,在古詩詞中并不多見,能鬧到這個地步,更是鳳毛麟角。春天既然是美好的,文字又這么跳躍,誦讀的基調自然也應該是歡快、躍動、喜慶的,一上口就給足“春之好”“好中鬧”,語勢盡可于高處起句,一貫至上片結束。下片語流中似可夾帶些人生的慨涼,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之意在內,在詞意深度上把語態做滿,不悲情,不傷感,只是“行樂”而已。
【推薦名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上一篇:《孟郊·登科后》原文、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屈原·國殤》原文、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