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大風歌
劉邦(前256—前195),漢高祖。沛縣人。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袖之一,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起初參加陳勝、吳廣起義,后加入楚國陣營,趁項羽和秦軍打拉鋸戰(zhàn)時,攻進咸陽滅秦。后被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和項羽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最后在張良、韓信、蕭何等人輔助下,把項羽軍隊包圍在垓下,設十面埋伏,項羽突圍至烏江邊自殺。由此統(tǒng)一中國,建立漢王朝。執(zhí)政期間,在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采取了許多進步措施,先后平定了異姓諸王叛亂,有利于西漢初年的經(jīng)濟恢復和中央集權的鞏固,在歷史上起了進步作用。詩作有《大風歌》《鴻鵠歌》。公元前195年,劉邦在平定淮南王英布的反叛后返回途中經(jīng)故鄉(xiāng),款待父老子弟,酒酣,高唱《大風歌》。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釋】1.大風起兮云飛揚:指秦末農(nóng)民起義風起云涌、波瀾壯闊。2.威:指威力,武力。3.加:強加,凌駕。4.海內:指天下,古人以為中國四面是海,故稱中國為海內。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指推翻秦朝、打敗群雄、統(tǒng)一全國而衣錦還鄉(xiāng)。5.安得:怎能得到。6.猛士:英勇的將士。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怎能得到英勇將士啊守衛(wèi)四方!
【串譯】大風刮起來了,云隨著風翻騰奔涌啊!威武平定天下,榮歸故鄉(xiāng)啊!怎樣才能得到勇士去守衛(wèi)國家的邊疆啊!
【賞讀提示】這首抒情短歌的首句,借秋高風勁,風起云涌,喻漢初風云動蕩;第二句抒發(fā)了一個勝利者的成功喜悅;第三句語鋒一轉,是對未來的深沉思索。短短三句囊括了一位英雄起事的艱辛、成功的喜悅以及成功后的憂慮等全部豐富而復雜的情懷。
《大風歌》和《垓下歌》都是七言詩的早期雛形,今天看來仍欠規(guī)范,在格律形式的介紹方面可一筆帶過。誦讀時對內容的駕馭應重在表現(xiàn)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劉邦推翻秦朝、打敗群雄、統(tǒng)一全國,又平定淮南王反叛后衣錦還鄉(xiāng)、酒酣耳熱、志得意滿的勝利者的成功喜悅以及對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懼等豐富而復雜的情懷。對于這樣一個帝王政治家的短詩,胸懷、口氣、底蘊都應寬大、壯闊些,語態(tài)、氣量、口控應放達到極致。
【推薦名句】大風起兮云飛揚。
上一篇:《元稹·離思》原文、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注釋與賞析